二,国产啤酒越卖越便宜的原因以前的国内啤酒市场是“百家争鸣”,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啤酒品牌。我觉得国产的廉价啤酒,也应该算作啤酒,国产啤酒厂商之所以敢用低劣的啤酒忽悠消费者这么多年,赌的就是“啤酒市场已经高度集中了,不喝这个也没得喝”,但是进口啤酒和出境游让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尝到了啤酒真正的滋味,不会再回头接受劣质的啤酒了。
1、为什么国产啤酒越卖越便宜?越来越难喝?
啤酒现在基本成了我的口粮,每天晚饭的时候来上一瓶啤酒,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比较享受的过程,给我的感觉这就是生活。啤酒做为古老的酒精饮料,其实传到国内的时间并不长,中国生产啤酒的历史也就100多年,这个跟国外生产啤酒的历史比要缺少不少的沉淀。为什么国产啤酒越卖越便宜?越来越难喝?一,啤酒的生产原料啤酒从诞生以后并没有规定它的主要原料是什么?这就导致酿造啤酒的行业一片混乱,面对啤酒酿造的乱象,
德国的巴伐利亚在1516年颁布了一项关于啤酒的法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啤酒纯净法】。这部法律一出就被啤酒爱好者奉为真理,这里面规定了啤酒必须由水、麦芽、酵母、啤酒花酿造,直到现在评价好啤酒的标准也是以这个为标准,但是麦芽不论大麦芽和小麦芽都不太适合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因为发酵的时间,增加了工业生产的成本。
这时候就有人发现用大米代替麦芽酿造啤酒,啤酒的酒体会特别的清澈,虽然口味上偏淡,但是生产成本降低,可以大批量的生产并供应市场,因此大米代替麦芽生产啤酒,开始盛行起来,更有甚者为了再次降低成本,采用比大米还便宜的淀粉或玉米来酿造啤酒。这里面号称全球销量第一的科罗娜啤酒,里面就有玉米的成分,二,国产啤酒越卖越便宜的原因以前的国内啤酒市场是“百家争鸣”,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啤酒品牌。
后来经过啤酒的几大巨头的整合和收编,现在市面上的啤酒基本被雪花、青岛、燕京和哈尔滨所占领,整合后的国内啤酒因为广告费用、品牌效应、生产成本、物流成本的降低,啤酒开始可以做到越卖越便宜了!现在国产的啤酒一般就是两个价位:5块钱以下的低端啤酒,四大品牌都有自己的主推品种。5块钱——10块钱一瓶的价位,这个也是百花齐放,
国产啤酒现在超过10块钱以上的很少,说明啤酒的消费群体的心里价位都是10块钱以下这个消费层次。现在的各大啤酒厂商竞争是十分激烈的,既然把啤酒的消费群体锁定在10元以下,那么就从如何降低成本和扩大生产下下手了!很多人喝啤酒是不管配料只看价位的,而且啤酒有很多人都是当做解渴的饮料来喝的,这个自然越便宜越好了!三,啤酒越来越难喝的原因为了降低成本,用大米和酒花浸膏以及啤酒花制品这些原料代替了麦芽和啤酒花,这样的啤酒自然缺少了麦芽的香味,变得寡淡无味了!啤酒要想好喝,麦芽浓度和酒精含量是很关键的指标,
现在的国产啤酒很多麦芽浓度在8°左右,酒精度数在3°左右,这些淡爽或清爽类啤酒,其实基本就是水了!里面真材实料的东西很少,当然卖的便宜,但是口感要差了!啤酒做为古老的酒精饮料,它的口味也是多变的。有的人习惯了低度的啤酒,反而喝起麦芽浓度高的啤酒不适应,觉得发苦、太甜、酒精味浓,不如淡爽之类的啤酒美味,
2、为什么有的啤酒那么便宜?
真不明白有些人那一知半解的“理论”是怎么有勇气说出来的,如果按散布谣言处理,你们也都够判几年了我上学的时候学的就是工业发酵,毕业后也做了大几年啤酒生产,还算比较有发言权的。1,先说原料:大麦芽,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价格没差多少,要看麦芽的指标和采购渠道了,这个没有太大区别;小麦芽,按说这个东西不属于传统啤酒发酵的原料,使用小麦芽有工艺的因素,也有成本的因素,不过我可以打包票的说,这东西加不加你根本喝不出来!淀粉、糖浆,这两个原料基本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的,直接提高麦汁浓度的,一般中低端啤酒会使用,高端啤酒一般不用,
大米,这个竟然有人会吐槽是为了降低成本?好大米很贵的知道么?百威啤酒用的大米比你吃的都好知道么?用大米是典型的美式啤酒工艺,能用的已经很良心了。啤酒花,这个是啤酒发酵必须用的东西,无可替代,至于说酒花浸膏或者酒花油,那是后期提香用的,也有一部分防腐作用,替代不了酒花,也很贵,都是进口的,2,生产工艺首先说,啤酒是勾兑不出来的,不过你要非说你看到隔壁胡同里有人买其它啤酒回来兑水二次包装什么的,你要是认为这也是啤酒,那你活该被骗!啤酒发酵必须经过糊化(大米)、糖化(麦芽)、发酵、过滤(原浆不用)、包装几大步骤,里面有异议的简单说一下:酒精度:这个是跟糖化过程有关系的,麦汁中的糖分有多少转化成了可发酵糖,极限发酵度也就确定了,酒精度也就基本确定了,不存在酒精度高就好什么的,这是生产工艺决定的,发酵度高的酒精度就低,发酵度低的酒精度就高。
文章TAG:啤酒 国产 便宜 越卖 国产啤酒为什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