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萨克人组成的骑兵,是沙俄的重要武力。俄国向西伯利亚扩张的过程中,哥萨克是效忠沙皇的“西伯利亚大东征军”的主要骑兵来源,二战中,苏联再次使用哥萨克骑兵披挂上阵时,面对现代的立体机械化战争,延续了400年的哥萨克骑兵雄风不再,一战中由于现代化武器机枪、排炮、坦克等的投入,骑兵注定将成为被淘汰的兵种,哥萨克骑兵在战争中已不能有所建树。
1、什么是酱香型白酒?
人以类聚,酒以香分。1964年,国家轻工业部的专家们经过慎重考虑,把茅台和郎酒的独特香型命名为酱香,酱香型属大曲酒类,其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清澈透明,色泽微黄。酱香型是白酒中酿造时间最长的,也最讲究年份,每年端午制曲,重阳开始两次投粮、九次蒸煮、八次摊晾发酵、七次取酒,历时整整一年。
七次提取的新酒勾兑后,装入陶土酒坛中封存三年,除去燥辣,使酒体柔和、醇厚,三年后,几种、几十种基酒精心勾兑、调味,之后继续存放半年到一年,等待醇化和老熟后才进行灌装进入市场。“一代酒神”季克良把这种酿造工艺称为“活化石”,其对时令的苛刻要求,其酿造流程的繁复耗时,恐怕只有薛宝钗吃的“冷香丸”能一比高低。
不过曹雪芹杜撰的“冷香丸”制成需三年,而一粒当地特产的米红粱离一滴酱香酒的真实距离,却至少有五年的时间,酱香酒是天然发酵,生产中不添加任何外来物质,完全用不同轮次、不同典型体、不同酒度和不同酒龄的酒精心勾兑而成。目前已知浓香型酒中,浓香型成分有400多种物质,主要成分为己酸乙酯,而酱香酒中的香型物质高达1200多种,主体香型成分至今为止尚未找到,
2、哥萨克骑兵的战斗力究竟怎样?
哥萨克是一群生活在东欧大草原(乌克兰及俄罗斯南部)的游牧民系,在历史上以骁勇善战和精湛的骑术著称,为支撑俄罗斯帝国于17世纪往东扩张的主要力量。移民中国的部分哥萨克被称为阿尔巴津人,哥萨克人以英勇善战著名,他们所酿造的烈酒据信是伏特加酒的起源。在俄罗斯历史上,沙皇通过收买哥萨克上层人物而控制哥萨克人,
哥萨克人组成的骑兵,是沙俄的重要武力。俄国向西伯利亚扩张的过程中,哥萨克是效忠沙皇的“西伯利亚大东征军”的主要骑兵来源,沙俄时期,一共组建了12个哥萨克师团。分别是:顿河、库班、捷列克(Terek)、阿斯特拉罕、乌拉尔、奥伦堡、西伯利亚、斜米列契(哈萨克)、外贝加尔、阿穆尔、亚克萨和乌苏里师团,此外,还有叶尼塞师团和伊尔库茨克师团原本定于1917年组建,因为哥萨克人数不足而未能组建。
拿破仑曾说过:“如果我的部队里有哥萨克骑兵,我会用他们席卷整个世界,”曾有美国飞行员在空中看完哥萨克骑兵的战斗场景后描述到:“骑兵每行八人八骑,有的头戴圆筒卷毛高帽,有的身披黑色大氅,他们背上斜挎步枪,腰间悬挂马刀,在尘土中浩浩荡荡前进,数万匹马纵横驰骋,数万把刀交错挥舞,这场景极其令人震撼,成为骑兵战史上最壮烈的一幕”。
哥萨克骑兵除了骁勇善战的形象举世闻名外,他们的坏名声也让人们印象深刻,散漫自由的哥萨克人没有纪律观念,他们甚至不愿下马作战,而他们对老百姓更是毫无感情可言,常常在被征服地区是以作恶多端形象出现的。另外作为沙皇政府向外进行侵略战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的工具,所以整个欧洲,无论敌友都对这群人恨之入骨。但是自热兵器时代开始后,哥萨克骑兵开始慢慢没落,
一战中由于现代化武器机枪、排炮、坦克等的投入,骑兵注定将成为被淘汰的兵种,哥萨克骑兵在战争中已不能有所建树。二战中,苏联再次使用哥萨克骑兵披挂上阵时,面对现代的立体机械化战争,延续了400年的哥萨克骑兵雄风不再,十月革命之后,哥萨克人少数参加布尔什维克政府的苏联红军,多数参加反布尔什维克的白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哥萨克骑兵的无畏大冲锋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斯大林格勒攻防战中建立重大战功。
文章TAG:香型 白酒 骑兵 骑兵是什么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