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说起上海的酒文化,有人可能会说“申城有海派文化,茶文化,就缺少酒文化。”,其实不是这样的,上海作为“世界一线城市”,中国城市品牌前10强,其酒文化不是单一传统的酒文化了,而是结合了国内外的酒文化,2005年起,上海建设国际酒文化城,上海在八九十年代,还是有有一些比较知名的品牌,如江南头曲(船牌,上海市江南啤酒厂)、上海特液(船牌,上海市江南啤酒厂)、特制七宝大曲(古桥牌、上海市七宝酒厂)、神仙大曲(神仙牌、上海市奉贤县四团酒厂)等等,由于上海成为国际贸易繁华的城市,更多的洋酒、红酒进入上海市场,上海传统白酒受到了挑战,很多当地比较出名的白酒日益衰落。
1、清朝皇帝喝什么酒?有什么依据吗?
清代宫廷用酒的制度化,始于顺治七年(1650),在内务府下设酒醋房,掌管御酒的酿造及贡酒的管理。记载中御酒的种类很多,如竹叶青酒、玉泉酒、葡萄酒、乳酒以及具有中药成分的屠苏酒、雄黄酒、苦露酒等,玉泉酒是清宫中经常饮用的白酒之一,因该酒用玉泉水所酿制,故名。宫廷中不仅饮用玉泉水,而且用玉泉山水酿酒,玉泉酒一般在春秋两季由光禄寺酿酝署酿造,其配料主要有糯米、酒曲、花椒、酵母、箬竹叶、芝麻,
乾隆朝以后,清宫用玉泉酒的记载很多,有时内膳房还用它做菜。据档案记载:乾隆帝晚膳经常饮用玉泉酒,乾隆时期的一次千叟宴就用了400斤玉泉酒。嘉庆帝有时一次饮用玉泉酒多达十三四两,其一次寿辰设酒宴即用了340斤,慈禧太后时期,每天内膳房用玉泉酒1斤4两。据统计,光绪十年(1884)共用8080斤玉泉酒,通化葡萄酒为清代宫廷贡酒之一,宫中经常饮用通化葡萄酒。
通化葡萄酒是以生长在长白山的山葡萄酿造而成,据清代史料记载:“葡萄有紫碧圆长之别,一种山产者,实小味酸,有黑白二种,其中小而深黑者,吉林用以充贡。”乳酒亦为清宫用酒之上品,乳酒是用牛乳或马乳为原料经发酵制取的蒸馏酒,这种酒是蒙古人的日常用酒,其酒精含量很少。据《本草纲目》中记:乳酒始于元代,清制,张家口外马群总管、盛京养什牧牛群,每年要送交乳酒2887斤;外藩蒙古每年进贡乳酒9小瓶。
这些酒由光禄寺负责管理,凡宫廷需用,均向光禄寺领取,据《内务府则例》载:每年清宫要向光禄寺领取乳酒160瓶,每瓶13斤8两,共计2208斤。《康熙起居注》记有:康熙二十三年(1684)六月,康熙帝巡幸塞外,赐给随行王、大臣、侍卫以及蒙古王公乳酒,与众人欢聚畅饮的情形,六月二十一日,晴空万里,微风清凉,一望无边的蒙古草原,数万马匹往来其间,无有边涯。
这一天清晨,康熙帝率领王、诸臣、侍卫于黄幄前阅视马匹、骆驼、牛、羊牧群,随赏赐众臣及王公5000余匹马,并奏乐赏诸臣等乳酒。康熙帝环顾一下王、大臣说:“此酒朕牧群内马乳所蒸之酒,系牧马首领送来,故于阅视牧群处与王及诸臣饮之,日色融和,又在塞地,尔等各宽心畅饮。”随遣近侍传谕满洲、蒙古官军,令饮之,众人皆欢然喜悦,
2、上海最知名的白酒有哪些?
上海,简称“沪”,是中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现在的繁荣超级大城市。但说起上海的酒文化,有人可能会说“申城有海派文化,茶文化,就缺少酒文化,”,其实不是这样的,上海作为“世界一线城市”,中国城市品牌前10强,其酒文化不是单一传统的酒文化了,而是结合了国内外的酒文化,2005年起,上海建设国际酒文化城。今天小六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上海有哪些当地知名的白酒呢?神仙酒,产自上海,浓香型白酒,由创建于1958年的神仙酒厂生产出品,以高粱为原料,使用传统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续糟混蒸、窖池固态法发酵、老五甑传统工艺,量质摘酒,经陈年老熟,结合现代技术精心勾兑而成,
得到酒体清澈透明、窖香浓郁、绵甜爽净、回味悠长,独具风格。神仙牌商标被蝉联“上海市著名商标”,多次荣获“上海名牌产品”、“市优、部优称号”、“国家质量达标食品”、“中国名优白酒”、殊荣,上海老窖1608老酒八年陈酿,浓香型白酒,上海神仙酒厂出品,以高粱、小麦、玉米、大米、水为原料,七宝大曲,浓香型白酒,上海市七宝酒厂,当年七宝酒厂杂糅了各派技艺,从酱香型到清香型,再到浓香型,颇有海纳百川的海派特色。
文章TAG:清朝 上海 清朝上海有什么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