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酒本非官名,古时凡同辈之长,皆曰祭酒。《三国演义》出现的军师祭酒,要从军师和祭酒两个名词解释,军师是一个官职之名,肩负出谋划策,掌管监察军务的职责,军师祭酒是个复合词,是由军师和祭酒组成,西晋改设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

1、军师祭酒是什么官职?换做现在是什么官职?

祭祀天地,乃帝王家之盛事。祭祀宗庙,乃名门望族之大事,如孔氏家族,祭祀先人,是大户及普通人家的大事。均视为头等大事,心存敬畏,不敢有丝毫马虎,军事祭酒中的祭是这一职务的精髓。郭嘉自出山助曹,直至病逝征途,军师祭酒一职未变,以奉孝之才之功之名,足见军师祭酒职位的特殊与高阶。换作之职位,宜比国防部参谋总长,可谓高大上矣,

2、《三国演义》的官名祭酒是什么级别官员?主要负责什么?

“祭酒”是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首席之类的。古代祭祀礼仪有一种叫浇奠祭祀,就是举起酒杯、向天祝祷、洒酒于地;执行这个礼仪的人叫祭酒,三国以前只能是德高望重的长者和尊者才有资格做的事情,可以说地位相当的高了,《三国演义》中出现了军师祭酒这个官名,是曹操为郭嘉专门设立的。三国志有记载:(建安)三年春,公还许,初置军师祭酒,

古代祭酒的记录有战国时荀子曾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到了唐代韩愈曾任过国子监祭酒,在汉魏的时候祭酒成为官名。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西晋改设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而《三国演义》出现的军师祭酒,要从军师和祭酒两个名词解释,军师是一个官职之名,肩负出谋划策,掌管监察军务的职责,

在设置之初,官职其实并不大,但到了三国时代,各割据政权相互征伐,军师的地位得以突出。因为常年的征战,君主很需要智谋之士的帮助,所以十分的敬重和倚重军师,那么郭嘉的军师祭酒算是什么级别呢,就是首席军师啦,这足以看出曹操对郭嘉的倚重,而流传下来的“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也说明了军师祭酒郭奉孝的才干。夸张一点说,《三国演义》中军师祭酒郭嘉的地位在军队中几乎仅次于曹操这个军阀长了,

3、郭嘉担任过的军师祭酒是多大的官职?

军师祭酒就是个参谋长,如果是一个团参谋长,最多也就个中校,大小是个县团级干部,但也算不得很大的官。但要是中央军委的总参谋长,那可是不小的官了,作为曹操的参谋长,不能说官小吧,但究竟多大呢?军师祭酒是个复合词,是由军师和祭酒组成。东汉时,军师一职就有了,《后汉书·卢植传》记载,袁绍就曾经聘任卢植为军师;《资治通鉴》记载,袁术称帝,逼迫马日磾为军师,马日磾不愿意失节,呕血而死。

由此可见,军师还是一个很高地位的职位,像卢植、马日磾当时都曾经是朝廷的大员,袁绍、袁术都是响当当的一方诸侯,尽管是地方诸侯的幕僚属官,但地位也是很高。再如诸葛亮、庞统都被刘备任命为军师中郎将,可见军师一职也不是普通的谋士、参谋,军师起码已经是参谋带长了。祭酒,是首席、主管之意,起源于祭祀习俗,为宴会、祭祀等开席的尊者。

刘昭为《续汉书·百官志》作注,说:官名祭酒,系部门之长,清朝·赵翼《陔余丛考·祭酒》记载:“祭酒本非官名,古时凡同辈之长,皆曰祭酒。”军师与祭酒组合在一起,起码就是个军师之长,也就是军师团队的主管长官,这个跟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倒是很相似。曹操有很大的谋士团队,郭嘉不可能是这个团队的直接最高长官,但其地位可能是最高的,

像荀彧、贾诩、程昱等文职官员都可以称作谋士团队成员,这些主要的谋士人员,是不可能有直接隶属关系的。但他们的待遇肯定不会是相同的,必然有高有低,军师祭酒,是曹操在建安三年(198年)正月,专门为郭嘉才设立的,是曹操的首席谋士,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东汉末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


文章TAG:官职  祭酒院  祭酒院正是什么官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