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次大陆,是因为当时的印度概念包括今天的印度半岛、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域,比大陆小,所以习惯性的叫印度次大陆。这个问题其实有一个误解,这个误解就是源于两个字“印度”,我们都知道印度是一个国家,但是,在印度独立以前(1947年独立)并没有印度这个国家,但是,却有“印度”这个称谓,例如,四大文明古国中就有“古印度”,既然,古代就有印度,为什么马克思却说“印度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呢。
1、为什么好多印度人都叫辛格?
似乎经常见到有印度男人的名字里带着“辛格”,可实际上,印度真叫辛格的人可没想象当中那么多,毕竟叫“辛格”的印度人,地位大多都非同一般。通常来说,如果一个印度人的名字里带着“辛格”,那么往往有两种可能,一个是锡克教徒,另一个就是印度教当中的刹帝利,除此之外是非常少的,众所周知,印度有很多的宗教,而其主要信奉的就是印度教,而印度教内将所有人分成了不同的种姓,也就是恶名昭彰的印度种姓制度。
所有的印度教徒,从他们的姓氏上,其实就能够看得出祖上是干什么的,地位如何,比方说圣雄甘地,“甘地”的祖上就是卖油生意的小贩,而“莫迪”则是菜贩子,在印度教当中,“辛格”是刹帝利种姓的常见姓氏,而其意思乃是“雄狮”,印度的刹帝利种姓地位非常高,仅次于婆罗门,能够叫“辛格”的印度教徒当然没那么多。除了印度教徒,在印度还有一群人的名字里,辛格的出现频率非常高,那就是锡克教徒,也就是那些头上常年裹着头巾的印度人,
锡克教虽然出现得比较迟,但是锡克教徒大多能征善战十分骁勇,在近代的时候,就连入侵南亚的英国人也忌惮三分,而印度自由之后,锡克教徒凭借实力,在军中颇具实力。印度有头脸的人物,大多出身高种姓,而军中往往都是锡克教的天下,像是曼莫汉辛格与现在的印度防长,全都是锡克教徒出身,这些人也增加了“辛格”的出现频率,
尽管锡克教徒仅仅才两千多万人的样子,可印度的军中,几乎都是锡克教徒,甚至海外服役的印度裔,也基本都是锡克教徒,英国与美国的印度裔士兵,基本都裹着头巾。在锡克教当中,辛格几乎就是男教徒名字的标配,而女教徒的名字里,大多都是“考尔”,以辛格为名,也是希望自己能够像雄狮一样骁勇正义,充满力量,锡克教徒的人数虽没那么多,在印度十几亿人口里比例不高,但是他们裹着头巾的样子,还有在印度的地位不低,因此给外界一种代表性的感觉,让人觉得印度有很多的辛格。
印度当年脱离英国的时候,在法律当中废除了种姓制度,即便种姓实际上在印度仍旧难以真正清除,但还是有不少印度低种姓,觉得自己能趁此机会摆脱宿命,就好像很多韩国人当初选择姓金、李、朴,越南人选择姓阮一样,他们都觉得这些是非常有面子有地位的贵族姓,不少印度人在种姓废除后,也选择在名字里加个“辛格”。可这样的做法并不那么妥帖,种姓制度在印度至今都非常牢固,若低种姓者称“辛格”姓氏,很可能被视作僭越而惹来祸端,所以也没那么多胆子大的印度低种姓叫“辛格”,
2、都说印度没有历史,为什么还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兔哥哨位谈谈个人看法:这个问题其实有一个误解,这个误解就是源于两个字“印度”,我们都知道印度是一个国家,但是,在印度独立以前(1947年独立)并没有印度这个国家,但是,却有“印度”这个称谓,例如,四大文明古国中就有“古印度”,既然,古代就有印度,为什么马克思却说“印度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呢?我们捋顺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印度这个词的来源,印度这个词来源于巴基斯坦境内的一条河,也就是印度河,这条河流是古印度文明的发祥地,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四大文明古国,就是指这里,也就是说,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印度是在巴基斯坦,和今天说的印度不是一个概念,两者没有关系,后来,印度一词也在变化,把印度河以东广大地区统称为印度次大陆。为什么叫次大陆,是因为当时的印度概念包括今天的印度半岛、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域,比大陆小,所以习惯性的叫印度次大陆,
古印度并不是一个国家概念,而是一个地理概念,早期指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流域,这里出现了古印度文明,也就是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印度,注意: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印度不能说是国家,只是一个地理区域概念。还有一点,佛教文化,佛教诞生地在尼泊尔,尼泊尔历史上也不属于今天的印度,当时印度次大陆上有很多土邦,甚至是几个村子就称为一个国家。
文章TAG:印度 艾尔 为什么叫印度艾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