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喝黄酒主要为的养生,轻咂浅酌,讲究的是个情调,所以没有喝白酒那样的划拳猜枚的斗酒现象发生。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药食同源,黄酒才是名副其实的滋补饮品,说实话,当年壹周君也是困扰于“酒是如何装进竹筒里”这个问题直到后来去过一次恩施土宗族旅行,才知道这满满都是套路啊当地酿酒人事先会准备高浓度的粮食酒,在每年的4—5月份,挑几根标致的幼竹,然后用特制注射器将白酒注入竹腔之中,一般都是隔个3—4节注射一次,一根竹子最多灌三节,要不整根竹子就会吸收过多酒精“醉死”滴然后等到来年,或是第三年的春天,竹子长成之后,就砍下有酒的那几节,成为竹筒酒啦因为白酒吸收了竹液和竹沥的天然成分,进行二次发酵,所以入口会有清爽的竹香。
1、酒是如何酿造出来的呢?
酿酒并不是那么简单,我就是在边远山区农村烤玉米酒的,当然象高梁、小麦、稻谷等粮食也在烤,最主要是烤的玉米酒。我从事这个行业以长达三十年了,烤酒的方法有三种,固态、液态、固液结合,我是用的传统的固态纯粮酿造法,所谓固态法,就是一种传统的代代相传的方法,首先是要泡粮食在十二至二十四小时,然后是上甑初蒸,初蒸后加水浸泡十多个小时,浸泡后放水复蒸,复蒸一定要把粮食蒸开花,无白心这点很重要,才不会影响后期的出酒率。
蒸好以后出甑摊凉,然后下酒曲,(这个有比例,一般一百斤粮食下曲六至八两,这个是根据春夏秋冬的温度而定),曲药加多了酒的苦味重,少了产量又底,所以用曲多少也很关健,然后就是做箱,箱的厚度是九至十五公分,在箱上糖化时间一般二十四到二十八小时,然后就是入池开始发酵,发酵时间在七天以上越长口感越好,总之酿酒是一门学问,每个细节都很重要,只要一个细节操作不好,都会影响酒的产量和酒的质量,最后就是上甑开始蒸溜,蒸溜出来的才是酒,
2、农村的竹子酒是怎么做出来的?
说实话,当年壹周君也是困扰于“酒是如何装进竹筒里”这个问题直到后来去过一次恩施土宗族旅行,才知道这满满都是套路啊当地酿酒人事先会准备高浓度的粮食酒,在每年的4—5月份,挑几根标致的幼竹,然后用特制注射器将白酒注入竹腔之中,一般都是隔个3—4节注射一次,一根竹子最多灌三节,要不整根竹子就会吸收过多酒精“醉死”滴然后等到来年,或是第三年的春天,竹子长成之后,就砍下有酒的那几节,成为竹筒酒啦因为白酒吸收了竹液和竹沥的天然成分,进行二次发酵,所以入口会有清爽的竹香!据当地人说,竹筒酒最在在古代就是发源于我们湖北恩施,属于土宗族的一种“宗族工业”,现在很多地方在效仿,但是用取巧方法的“山寨货”比较多,大家都会直接用竹子做成酒筒,然后将白酒直接灌进去密封,放置一段时间之后就售卖啦。
3、黄酒是怎么酿制的?喝起来和白酒有什么区别?
黄酒是我国最古老的酿造酒,远比白酒早,文献记载有4000多年,其实远远不止,只是无法考证。黄酒的酿造,最早源于家庭制作,现今家里做的甜酒醪糟,还有着古代酿黄酒的核心工艺技术,当然还有很多的地方仍然保留着古老的黄酒酿造传统,普济就在多地的朋友家喝过。这里不说工厂化生产,只说家庭怎么做,给喜欢的友友们提供个模板,自己看了在家就能做出好喝的黄酒,
工艺大致与醪糟做法相同。流程:糯米泡到饱满雪白,手碾即粉时捞出沥干水分,上蒸锅大火半小时蒸熟,拿出摊凉到稍微烫手,大致三十几度时,按10:1,十份米、一份红酒曲拌均匀后,装进可以加盖密封的容器里,然后按10:15,十份米、十五份的比例加进凉开水,然后加盖密封放置不要动了,然后每十天开盖搅拌一次,第三十天就成了。
刚出的新酒是红色,然后在不断沉淀中变黄,新酒可以喝,存放几年就更好喝,三年以上就叫“花雕”了。家里做黄酒根据自身条件,决定做多少米的,不论几斤米,上面的两个比例不能变,一年四季都可以做,要注意的是,做酒全过程不能接触油腻和生水,否则必坏。再说黄酒的喝法,黄酒和白酒喝法有所不同,一般的,黄酒都要温热喝,不喝凉的。
讲究的,热酒时放进一些鲜姜丝,更讲究的还要放些红枣枸杞,好看,味道也丰富些,再者,喝黄酒主要为的养生,轻咂浅酌,讲究的是个情调,所以没有喝白酒那样的划拳猜枚的斗酒现象发生。再要往细里说黄酒喝起来和白酒有什么区别,那就是黄酒的成分和白酒不可同日而语,白酒是粮食精,黄酒更是营养丰富,俗名就叫“液体面包”,比啤酒、葡萄酒还高。
文章TAG:酿造 老泥 老泥窖酒是怎么酿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