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不喝白酒,那未来高端白酒怎么办”。这两个主体缭缠到一起,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年轻人要么不喝白酒,要喝就喝高端白酒,年轻人不喝白酒很正常,还没发育到喝白酒的时候,喝不了那个味道,又苦又辣,同学聚会、朋友聚餐很少看到有人喝白酒,让人疑惑,中国的年轻人都不喝白酒了吗。
1、年轻人喜欢喝什么白酒和啤酒?
小时候,父辈们聚会都喝白酒,觉得特别有情趣,充满好奇心的抿一小口,都会被白酒辣得狂咳嗽,那时候,我就在想长大了也要和好友一起对酒赏月,这是何等的惬意啊。然而,随着年龄增长,身边的朋友能喝白酒的人越来越少,同学聚会、朋友聚餐很少看到有人喝白酒,让人疑惑,中国的年轻人都不喝白酒了吗?这都是古代文人墨客留下来的关于喝酒的千古名句。
可见白酒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过,白酒这称呼在不同年代不同地方可能有不同的叫法,如烧酒、白干、老白干、烧刀子和高粱酒等称呼;在新中国成立后,才统一改用“白酒”代替以前五花八门的称谓。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身边的朋友能喝白酒的人越来越少了,现在上班了,除非是为了交际应酬,才不得不喝白酒,再也没有以前的那种豪气了。
不管是心情好,还是心情坏,一想到喝酒:就是啤酒或者红酒,谁都没想过喝白酒,喝,身体真的受不了!普通白酒真的毫无味美可言!度数太高,味道太辛辣,大醉之后,第二天要头疼难受一整天!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态度的改变。人们喝酒和追求的不再是快乐,而是健康,所以喝红酒的人已经大大增加了,白酒类公司去了错误的路线,赶上的围攻,国外产品不攘外,不安全,但毕竟白酒类深厚的群众基础,以及如何定位,如何让年轻人接受白酒类,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新问题。
白酒为什么难喝?与同属蒸馏酒的威士忌、伏特加和金酒相比,白酒以口感丰富著称,但与淡而无味的伏特加相比,包括汾酒在内中高档白酒含有的杂质醛、杂醇等物质是前者的数十至上百倍,它们正是让饮用者感到辛辣、上头的主因。相比于葡萄酒、啤酒、威士忌等酿造酒而言,中国的工业水平生产不出好的食用酒精导致白酒既缺乏口感又缺乏时尚感,
而且非要把人灌醉的独特爱好其实是不得已的酒场惯例,这是中国白酒所面临的尴尬局面。只是呢,谁都不会明白的告诉消费者,我的酒是酒精勾兑的!所以都会换个说法,比如说短期发酵和长期发酵的概念,很多人都搞不清楚的,一般来说,想出好酒必须是使用N年以上的发酵池,粮食入池后最少发酵两个月以上,长的甚至达到半年,这样的酒才会是好酒。
也就是长期发酵的,80后、90后这个年龄阶段从小就已经可以接触到大量各种各样的饮品了。白酒在这批人的饮品概念中,只占了很少一点,从年轻人自身来说这一代年轻人的成长环境中,喝酒的人酒后闹事带给社会的负面效应过大,酒后开车酿成车祸,借酒发疯引发家庭和邻里矛盾。所以,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甚至社会舆论,都在警示:不能喝酒!年轻人在创业时期,压力大,加之结婚要买房买车,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消费水平的提高,
2、现在的年轻人不喝白酒,那未来高端白酒怎么办?
“现在的年轻人不喝白酒,那未来高端白酒怎么办”?涉及到年轻人喝白酒,我觉得有必要严肃回答下。不过本题有两个主体:年轻人不喝白酒、高端白酒,这两个主体缭缠到一起,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年轻人要么不喝白酒,要喝就喝高端白酒。这是一个逻辑误区,要分开解读,首先说说年轻人不喝白酒。年轻人不喝白酒很正常,还没发育到喝白酒的时候,喝不了那个味道,又苦又辣,
就像小孩子不吃青菜,12岁之前,味蕾就没发育好,不能接受青菜味道,尝到都和青菜虫一个味。所以,不能怪孩子挑食,是真的吃不下,12岁以后就好了,再不吃青菜就是挑食,要改,年轻人处在不断尝新时期,不会对某一种食物和味道定型,也就是说,还不至于固定喜欢上某一种食物,总是对新的味道发生兴趣。白酒就是,等你过了这个阶段,生活也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积累,开始老牛一样反刍,有空闲就卧在一边,把吃进肚的草料再翻出来细细咀嚼品味。
文章TAG:白酒 年轻人 啤酒 年轻人喝什么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