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葡萄酒酿造实验报告该怎么写

时间、地点、目的、人物等基本信息;酿造工艺过程要具体,品种、采摘量、辅料量(果胶酶、酵母、糖、二氧化硫等),所用设备等,添加辅料和所用设备的具体参数、使用目的等。酿造过程监控指标(比重、温度),检测值等

葡萄酒酿造实验报告该怎么写

2,关于酿葡萄酒的实验报告

我酿的葡萄酒酿好之后,上面有一层薄薄的酶依,用纱布把葡萄渣过虑后,酒的味道很好。
我酿的葡萄酒酿好之后,上面有一层薄薄的酶依,用纱布把葡萄渣过虑后,酒的味道很好。有不知道的问题 找百度

关于酿葡萄酒的实验报告

3,小明和同学在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中按照下列过程进行操作请分析

(1)葡萄应该先进行冲洗,再除去枝梗;因为我们利用的是葡萄皮外面附着的酵母菌,所以葡萄汁不能加热煮沸;果酒发酵的温度应控制在18℃~25℃之间;果醋发酵的温度应控制在30℃~35℃之间;在果醋发酵过程中应不断向发酵液中充气。(2)先往发酵液中通入适量的氧气。(3)温度不同:果酒发酵的温度应控制在18℃~25℃之间,果醋发酵的温度应控制在30℃~35℃之间;对氧气的控制不同:果酒发酵应当先通入氧气再隔绝氧气,果醋发酵应当一直通入足够的氧气。

小明和同学在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中按照下列过程进行操作请分析

4,如图甲为制作果酒的实验装置图图乙为制作葡萄酒的流程示意图

(1)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应先通气后密封,通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大量繁殖,密封的目的是让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排气口是为了排除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其长而弯曲的目的主要是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发酵液.(2)空白处的操作是榨汁,冲洗的目的只是洗去浮尘,但不能除去水果表面的野生酵母菌.(3)果汁作为微生物的培养基,至少能为微生物提供四类主要的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发酵液之所以能够抑制杂菌的生长,是因为缺氧的环境,以及发酵液呈现为酸性.(4)酒精可以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在酸性条件下,可使溶液呈灰绿色;加入人工培养的优良酵母菌菌种可以提高果酒的品质,初始酵母菌数量较多也有利于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5)在氧气充足时,醋酸菌可将乙醇转变为乙醛,进而转变为醋酸.故答案为:(1)先打开后关闭 既可以放气,又可防止污染(2)榨汁 洗去浮尘(3)碳源、氮源 呈酸性(4)重铬酸钾 (人工培养的)酵母菌(5)乙醛

5,怎样做酿制葡萄酒的实验报告 要求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

一:酿酒所需的工具: 1、主发酵器。建议采用玻璃罐、玻璃坛、玻璃瓶、陶瓷坛、不锈钢瓶或能耐受酒精又对人无害的塑料瓶、塑料罐等,大小不拘。 2、二次发酵容器及装酒的容器。可以用空酒瓶、饮料瓶、矿泉水瓶等。 3、一根细塑料管。用来在发酵完成后利用虹吸法将葡萄酒从发酵容器中倒出。 4、木棒或筷子。用来在发酵过程中搅拌葡萄皮和葡萄汁。 5、丝袜或细纱布。用来过滤葡萄酒汁。 非常简单,主料是成熟、颜色深的葡萄,业余条件下如巨丰、玫瑰香等。辅料是冰糖或白糖。用于发酵的葡萄和糖的重量比例为10:2. 二、过程: 将葡萄肉挤到坛中,然后将皮也放进坛里。当把葡萄装到坛容量的70%时,停止装葡萄,虚掩上盖子。将坛子放在阴凉通风处。每天两次用木棒搅拌葡萄皮并压入酒液中,然后掩上盖子。过一天,放入一斤糖,将糖浸入葡萄汁中搅拌均匀。6天后品尝酒液基本没有甜味时,说明酒精发酵完成了。当酒精发酵完后,将葡萄酒汁倒入矿泉水瓶,将剩下的葡萄皮、籽、糟等用细纱布过滤,扔掉。两至三周后,将清澈的酒液倒入另一个矿泉水瓶,装满,盖子拧死。将剩余的沉淀物扔掉。三、现象:葡萄装入坛子后,在半天后,葡萄汁中有较多气泡产生。6天后坛中很少有气泡,并且基本上只剩下没有颜色的葡萄皮和葡萄籽。倒入矿泉水瓶葡萄酒汁较为浑浊,颜色也不大好看,有少量洁白、细腻的泡沫上升。但喝起来已经是干红葡萄酒的味道了。两至三周后,瓶中的酒液变得清澈起来 反思还没做好。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6,求高中生物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的完整实验报告

果酒酿造技术一、实验目的:掌握果酒发酵技术、澄清处理技术及产品检测。二、实验内容:1、葡萄酒酵母的扩大培养;2、掌握果酒发酵技术;3、果酒的澄清处理技术。三、主要试材及仪器设备:1、水果;2、果汁机3、葡萄酒活性干酵母;4、蔗糖5、三角瓶:500ml、1000ml; 6、100ml量筒; 7、电炉:1000W、2000W各一台;8、蛇行冷却器1支;9、温度计:0~100℃1支。10、酒精计:1套;11、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12、皂土、鸡蛋清,明胶;13、焦糖色;14、20L/h真空泵;离心机;15、抽滤瓶;16、布氏漏斗17、滤纸;18、总酸、还原糖、甲醇、杂醇油检测(见仪器及分析部分)四、果酒发酵技术果酒的生产属于单式发酵。即直接用水果的汁液添加酵母进行酒精发酵。只要是含糖分的水果都能用于酒精发酵制造果酒。1. 果酒生产工艺流程 水果→处理 ↓ 除梗、榨汁 葡萄酒活性干酵母(或酵母菌)↓ ↓蔗糖糖浆-----→调浆 活化(液体试管酵母) ↓ ↓→灭菌 活化活性酵母(三角瓶液体酵母)↓ ↓前发酵←--------------------酒母↓残楂分离↓后发酵↓沉淀分离↓调配↓中间检测↓澄清处理↓过滤↓灭菌↓成品分析↓成品果酒2 具体操作步骤2.1 鲜果处理:首先除去鲜果冻伤或腐烂的部分,然后洗净,切块(便于榨汁)备用。2.2 榨汁调浆灭菌:用榨汁机将切成块的水果除梗去仁榨汁,并用18~20%蔗糖糖浆调整果汁浓度,以调整后的果汁体积计算加入0.01%SO2或0.02%酸性亚硫酸盐混合均匀装入1000ml三角瓶中备用。2.3 酒母的制备:按果汁量的1‰称取葡萄酒活性干酵母,用20倍30~35℃2%的蔗糖溶液活化30分钟后即为活化酒母。2.4 前发酵:按果汁总容量的2%~3%接入活化好的葡萄酒酵母(接入温度以室温为准)。由于室温不同导致品温不同,发酵开始时间在24~96h内变动,待发酵趋于结束,酵母细胞与其它物质形成浑浊物逐渐下降,新果酒变成澄清透明,此时及时与残楂分离。2.5 后发酵:后酵温度应控制在13℃以下,使酒陈酿,这期间主要操作有:(1) 沉淀分离(换桶):目的是使新酒与贮酒中产生的沉渣分离;补充氧气,有利陈酿。(大生产中,换桶时间因酒的品质而有区别,品质不好应早换,一般第一年换四次,以后每年一次或两年以上再换桶。第一次换桶应在有空气下进行,以后则应减少空气的混入,以免因氧化使酒的香味改变。)(2)添桶:即将果酒减少的容器(桶)添满,造成厌氧,不使醭酵母等繁殖,影响酒的质量。2.6 澄清处理:静置澄清或下胶澄清。下胶处理的方法很多,以不同的水果酿制出来的酒处理方法也不一样。2.6.1 下胶净化:(1)蛋清沉淀工艺流程鸡蛋清→打成泡沫→加入蛋清泡沫(边加入边搅拌)→混合均匀→置70℃水浴锅定温发酵果酒10min→冷却→自然沉降→分离取上清液→过滤→陈酿→作调配基酒用 一般100L红葡萄酒中加入2~4个蛋清。(2)明胶皂土复合沉淀工艺流程明胶:皂土=1:10→下胶→混合均匀→70~80℃水浴保温30min→冷却→自然澄清→分离取上清液→过滤→陈酿→作调配用基酒 明胶与皂土混合用量为1~3‰。2.6.2 离心澄清离心设备已用来大规模处理葡萄汁和葡萄酒。当处理浑浊的葡萄酒时,离心机可使杂质或微生物细胞在几分钟内沉降下来。有些设备能在操作的同时,把沉渣分离出来,进入离心机中的浑浊酒液出来时已相当澄清,至少除去了较重的杂质。离心机有多种类型,可以用于不同目的。大致可分鼓式、自动出渣式和全封闭式。在实践中离心机多用于下述情况:(l)高速离心机对于新葡萄酒澄清很有用,因新酒含大量杂质,若用过滤很快会堵塞孔眼。(2)在发酵后短时间内进行新酒的澄清是为了除去酵母细胞,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酒在贮存中败坏的可能性就较小2.7 调配:每一种产品都有相应的酸度、甜度(干酒除外)、酒精度、色度等要求,必须进行适当的微调。酸度调整一般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等;甜度调整一般用蔗糖、冰糖、蜂蜜、果糖、葡萄糖等;酒精度调整一般用脱臭处理的酒精;色度调整则用相应水果相近的天然色素调整到规定的酸度、糖度、酒精度和色度。调配要求按下表进行:果酒调配指标(以红葡萄酒为例)果酒类型 酒精度(V/V 20℃) 糖度(葡萄糖计)(g/L 20℃) 酸度(以柠檬酸计)(g/L) 色度干型 12 ≤4.0 ≥3.0 琥珀色半干型 12 8 ≥3.5 琥珀色半甜型 14 50 ≥3.5 琥珀色甜型 16 80 ≥3.5 琥珀色2.8 中间检测:主要检测酒精度、糖度、酸度、色度、以及理化指标:甲醇、杂醇油、重金属铅和锰的含量。2.9 过滤:实验室一般用纸浆过滤。大生产用棉饼、硅藻土、膜过滤等。2.10 灭菌:采用巴氏灭菌法,操作有三类,一为灭菌后,酒仍回贮酒桶;二为瞬间灭菌后装瓶;三为装瓶后在50~55℃条件下灭菌24h,甚至有2,3天的,使酒品质安定。2.11 成品分析(酒精度、还原糖、甲醇、杂醇油、总酸、重金属铅和锰。
具体可参考人教版的选修一的内容。

文章TAG:果酒  生产  生产线  实验  果酒生产线实验报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