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QQ音乐视频

不可以

QQ音乐视频

2,白酒制作方法的视频

真是个精明的商人! 给你地址 http://www.baidu.com/baidu?tn=baidu&cl=3&word=%B0%D7%BE%C6%D6%C6%D7%F7%B7%BD%B7%A8+视频

白酒制作方法的视频

3,水缸米酒做法视频

1.用清水淘两遍。2.保持水分,泡24小时。3.泡过24小时后的糯米。4.检查一下:用手搓搓,能搓碎就可以了。5.准备蒸锅,下面垫块笼布。6.把糯米放在笼布上。7.放糯米的时候,要把水沥干。8.蒸半个小时,关火。放凉至人体温度。9.把酒曲就凉开水,搅拌进蒸好的糯米里。10.酒曲就凉水搅拌糯米均匀后,中间挖个坑。11.盖上盖子,把锅放在窗台上晒(家里现在用煤气,没有水箱蜂窝煤了)。12.裹上毛巾被,发酵3天,温度最好能保持30度以上。13.观察:第一天可以闻见酒香了。14.观察:第二天能看见较明显的发酵了。15.观察:第三天大约过三天就好了,中间随时检查,看有无发热。发热就是好现象。第三天就可以尝尝。
任务占坑

水缸米酒做法视频

4,什么白酒最好喝

白酒好喝的不外乎就是四种香型的: 酱香型:茅台 浓香型:五粮液 清香型:山西酚酒 凤香型:西凤酒
习酒 ·金质习酒在贵州地区是喜宴必备的佳酿,也是逢年过节的餐桌酒品。厚重低奢的金质习酒饱含了鲜活的高粱原汁,酒喝起来酱香回味性好,口感醇绵净爽,有醇甜的回甜,喝后不辣口、不上头。而且外包装龙凤相对,寓意吉祥,精致典雅整体沉稳大气,高档包装,中低档售价,是送礼的“利器”!金沙滩(封坛10)金沙回沙酒是贵州毕节老牌名酒,小麦制曲,采用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轮发酵、七次摘酒的茅台酒生产工艺酿造。口感丰富醇厚绵长,酒味绵柔,入喉虽有微微刺激,但是胃部没有灼烧感,十分柔和。而且它的外包装显得十分大气,采用红色瓶身喜庆又吉祥,无论是送礼还是做婚宴用酒都是不错的选择。珍酒·珍品珍酒·珍品算是一款入门级的酱香型白酒,闻香是典型的贵酱风味,曲香要盖过酱香,细闻还能感受到粮香中混杂着点儿芝麻香,喝起来,入口较柔有略微的甜香,随后能感受到酒液的酸涩味儿,余味略显仓促。虽说它是三百这个档次中的,但是酒瓶造型精致,烫金工艺设计,用于礼品相赠,性价比可以说是十分能打!望山河 酱酒望山河飘香可称为“酱酒入门甄选”,品质也是十分出众,秉承千年古法酿造精髓,精益酿造技艺,酱香馥郁,提升中层醇甜基酒的使用比例,酒体酱香协调,酱味舒适。与一些比较刺激的白酒不同的是,这款酒的口感更加醇甜柔和,连“白酒新手”都可以接受!
二锅头
茅台 五粮液 汾酒 这些都非常好.. 是中国的名酒..
口感情况因人而异。总体上说,优质固液法白酒还可以的。
纯粮食酿造.发哮30天?再经过高温蒸馏?酿造而成的酒就是好酒

5,海之蓝怎么样好喝吗

适合大多数人口味,特别是年轻人,不错。口感新类别:”洋河大曲,改名洋河蓝色经典后,开始进行转变,区隔于市场主流的香型区分,浓香(五)、酱香(茅)、清香(汾),首创绵柔型白酒新类别。其中绵柔型白酒的代表就是海天梦。海之蓝是低端产品,100左右;天之蓝,中端产品;梦之蓝(M3、M6、M9)为高端产品。4.适合现代口味:对于不会喝酒的人来说,一般都是喝酒瓶,看到茅台的酒瓶就觉得好喝,看到低端就觉得不好喝。海之蓝的设计比较偏时尚感,最早是商务人群的最爱,绵柔型白酒,酒精度数没有降低,口感没有那么辛辣,喝后不易上头,中午小酌一下,不耽误下午继续干活。现在生活节奏加快,大家更喜欢喝的是这种不上头,不影响当天工作的白酒。5.适合当下年轻人。当下年轻人不喜欢喝传统白酒,觉得太辣,也不喜欢劝酒文化,但很多年轻人喜欢国外洋酒,海之蓝口感绵柔,比较适合年轻人喝。另外白酒每个类别都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人群,海之蓝是洋河走货较多的产品,同时处于市场的前列,茅五洋。可以看出喜欢海之蓝的人还是蛮多的。
适合大多数人口味,特别是年轻人,不错。口感新类别:”洋河大曲,改名洋河蓝色经典后,开始进行转变,区隔于市场主流的香型区分,浓香(五)、酱香(茅)、清香(汾),首创绵柔型白酒新类别。其中绵柔型白酒的代表就是海天梦。海之蓝是低端产品,100左右;天之蓝,中端产品;梦之蓝(M3、M6、M9)为高端产品。4.适合现代口味:对于不会喝酒的人来说,一般都是喝酒瓶,看到茅台的酒瓶就觉得好喝,看到低端就觉得不好喝。海之蓝的设计比较偏时尚感,最早是商务人群的最爱,绵柔型白酒,酒精度数没有降低,口感没有那么辛辣,喝后不易上头,中午小酌一下,不耽误下午继续干活。现在生活节奏加快,大家更喜欢喝的是这种不上头,不影响当天工作的白酒。5.适合当下年轻人。当下年轻人不喜欢喝传统白酒,觉得太辣,也不喜欢劝酒文化,但很多年轻人喜欢国外洋酒,海之蓝口感绵柔,比较适合年轻人喝。另外白酒每个类别都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人群,海之蓝是洋河走货较多的产品,同时处于市场的前列,茅五洋。可以看出喜欢海之蓝的人还是蛮多的。
我国白酒文化十分盛行,并且喜欢喝酒的人也是十分的多,无论是接风洗尘、亲朋好友相聚,还是商务接待等场合都离不开白酒。而海之蓝酒就属于白酒,很多人都是因为看过它的广告而来品尝这款酒的,那么海之蓝酒是什么味道呢??好在哪里1.采用纯正五谷酿制,口感更为绵柔。2.遵循古法酿造工艺,品质有保证。3.更低的酒精含量,适合日常小酌。品鉴笔记海蓝属于绵柔型白酒,酒不辣,也不会刺激喉咙。大海可以容纳一百多条江河,人们的生活就像大海一样,在蓝色的海洋中追求自己的未来,一水之间尽显辽阔深远的胸襟。产区特色宿迁,位于江苏省北部,其气候条件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它光热资源比较优越,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好水导致了一股酿酒之风的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镇上许多人都在酿酒。酒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份,当你在这里喝水的时候,你甚至可以从甜美的水中喝到酒的味道。逢年过节总是少不了酒,这款海之蓝酒无论是在包装上还是产品的本身上来讲,无疑是白酒中的极品,当做礼品送给亲朋好友的不二选择。
海之蓝口感还可以,苏浙一带深受喜爱,肯定看中的是她的质量
海之蓝酒是什么味道?好不好喝?食品代理网2019-05-08订阅我国白酒文化十分盛行,并且喜欢喝酒的人也是十分的多,无论是接风洗尘、亲朋好友相聚,还是商务接待等场合都离不开白酒。而海之蓝酒就属于白酒,很多人都是因为看过它的广告而来品尝这款酒的,那么海之蓝酒是什么味道呢??好在哪里1.采用纯正五谷酿制,口感更为绵柔。2.遵循古法酿造工艺,品质有保证。3.更低的酒精含量,适合日常小酌。品鉴笔记海蓝属于绵柔型白酒,酒不辣,也不会刺激喉咙。大海可以容纳一百多条江河,人们的生活就像大海一样,在蓝色的海洋中追求自己的未来,一水之间尽显辽阔深远的胸襟。产区特色宿迁,位于江苏省北部,其气候条件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它光热资源比较优越,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好水导致了一股酿酒之风的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镇上许多人都在酿酒。酒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份,当你在这里喝水的时候,你甚至可以从甜美的水中喝到酒的味道。逢年过节总是少不了酒,这款海之蓝酒无论是在包装上还是产品的本身上来讲,无疑是白酒中的极品,当做礼品送给亲朋好友的不二选择。

6,中国传统酿酒有那些方法

自然酿酒   远古时代,农业尚未兴起,先祖们过着女采野果男狩猎的生活。有时采摘的野果食用不完,便被贮存起来,因没有保鲜方法,野果里含有的发酵性糖分与空气中的霉菌、酵母菌相遇,就会发酵,生成含有酒香气味的果子。这种自然发酵现象,使祖先有了发酵酿酒的模糊意识,时日长久,便积累了以野果酿酒的经验,尽管这种野果酒尚称不上黄酒,但为后人酿造黄酒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启示。   粮食酿酒   时间又向前推进了几千年,华夏民族开始了原始的农耕时代。大概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简单的劳动工具足以使祖先们衣可暖身,食可果腹,而且还有了剩余。但粗陋的生存条件难以实现粮食的完备储存,剩余的粮食只能堆积在潮湿的山洞里或地窖中,时日一久,粮食发霉发芽 。霉变的粮食浸在水里,经过天然发酵成酒,这便是天然粮食酒。饮之,芬芳甘冽。又经历上千年的摸索,人们逐渐掌握了酿酒的一些技术。   晋代江统在《酒诰》中说:“有饭不尽,委于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说的就是粮食酿造黄酒的起源。   曲药酿酒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曲药酿酒的国家。曲药的发现、人工制作、运用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夏王朝到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这1800年的时间。   根据考古发掘,我们的祖先早在殷商武丁时期就掌握了微生物“霉菌”生物繁殖的规律,已能使用谷物制成曲药,发酵酿造黄酒。   到了西周,农业的发展为酿造黄酒提供了完备的原始资料,人们的酿造工艺,在总结前人“秫稻必齐,曲药必时”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秦汉时期,曲药酿造黄酒技术又有所提高,《汉书?食货志》载:“一酿用粗米二斛,得成酒六斛六斗。”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用稻米曲药酿造黄酒的配方。《水经注》又载:“酃县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居民,彼人资以给,酿酒甚美,谓之酃酒。” 那个时代,在人们心中已有了品牌意识——喝黄酒必首推酃酒,酃酒誉满天下,是曲药酿黄酒的代表。   中国人独特的制曲方式、酿造技术被广泛的流传到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一带。曲药的发明及应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成就,被誉为古代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趟过悠久的历史长河,华夏民族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逐步积累粮食酿酒经验,使黄酒酿造工艺技术炉火纯清 。   传统酿酒   公元前200年的汉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宋,历时1200年,是我国传统黄酒的成熟期。《齐民要术》、《酒诰》等科技著作相继问世,酃酒、新丰酒、兰陵酒等名优酒开始诞生。张载、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苏东坡等酒文化名人辈出,中国传统黄酒的发展进入了灿烂的黄金时期。   黄酒的传统酿造工艺,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根据现代学科分类,它涉及到食品学、营养学、化学、和微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知识。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漫长的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使之形成极为纯熟的工艺技术。   中国传统酿造黄酒的主要工艺流程为:   浸米——蒸饭——晾饭——落缸发酵——开耙——坛发酵——煎酒——包装   今天,我国大部分黄酒的生产工艺与传统的黄酒酿造工艺一脉相承,有异曲同工之妙黄酒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背景的酒种,也是未来最有希望走向世界并占有一席之地的酒品。近年来,黄酒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新原料、新菌种、新技术和新设备的融入为传统工艺的改革、新产品的开发创造了机遇,产品不断创新,酒质不断提高。   原料多样化。除糯米黄酒外,开发了粳米黄酒、籼米黄酒、黑米黄酒、高粱黄酒、荞麦黄酒、薯干黄酒、青稞黄酒等等。   酒曲纯种化。运用高科技手段,从传统酒药中分离出优良纯菌种,达到用曲少,出酒率高的效果。   工艺科学化。采用自流供水,蒸汽供热、红外线消毒,流水线作业等科学工艺生产,酒质好,效率高。   生产机械化。蒸饭、拌曲、压榨、过液、煎酒、罐装均采用机械完成,机械代替了传统的手工作业,减少劳动强度,提高了产量和效益。黄酒是我国最古老的酒种,是酒中之祖,酒中之王。黄酒酿造技术堪称天下一绝,是祖国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   这一古老的酿造工艺究竟始于何时?自古以来众说不一。在近现代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品中,有很多专门的酒器,这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和研究线索,但翻阅一下现有的典籍史册,居然没有关于酒的发明的详尽记载,只是在字里行间偶尔有一句半句提及黄酒,而其余的就是遍及在民间乡里的传说。这些传说虽不能以一而论,但总能从中窥得一斑。
楼主,你好! 酒的品种繁多,就生产方法而论,有酿造酒(发酵酒)和蒸馏酒两类。酿造酒是在发酵终了稍加处理即可饮用的低度酒,如葡萄酒、啤酒、黄酒、青酒等,出现较早。蒸馏酒是在发酵终了再经蒸馏而得的高度饮料酒,主要有白酒、白兰地、威士忌和伏特加等,出现较晚。 最初的酒是含糖物质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自然形成的有机物。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含糖野果,在空气里、尘埃中和果皮上都附着有酵母菌。在适当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下,酵母菌就有可能使果汁变成酒浆,自然形成酒。 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人类酿酒的历史约始于距今四万~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新人”阶段。当时人类有了足以维持基本生活的食物,从而有条件去模仿大自然生物本能的酿酒过程。人类最早的酿酒活动,只是机械地简单重复大自然的自酿过程。 真正称得上有目的的人工酿酒生产活动,是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农业之后开始的。这时,人类有了比较充裕的粮食,尔后又有了制作精细的陶制器皿,这才使得酿酒生产成为可能。根据对出土文物的考证,约在公元前6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就已出现雕刻着啤酒制作方法的粘土板。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用大麦、小麦、蜂蜜等制作了16种啤酒。公元前3000年,该地区已开始用苦味剂酿造啤酒。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已出现耕作农具,即出现了农业,这为谷物酿酒提供了可能。《中国史稿》认为,仰韶文化时期是谷物酿酒的“萌芽”期。当时是用蘖(发芽的谷粒)造酒。公元前2800年—前2300年的中国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中,有不少尊、斝、盉、高脚杯、小壶等酒器,反映出酿酒在当时已进入盛行期。中国早期酿造的酒多属于黄酒。 中国是最早掌握酿酒技术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在酿酒技术上的一项重要发明,就是用酒曲造酒。酒曲里含有使淀粉糖化的丝状菌(霉菌)及促成酒化的酵母菌。利用酒曲造酒,使淀粉质原料的糖化和酒化两个步骤结合起来,对造酒技术是一个很大的推进。中国先人从自发地利用微生物到人为地控制微生物,利用自然条件选优限劣而制造酒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至秦汉,制酒曲的技术已有了相当的发展。 南北朝时,制酒曲的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记述了12种制酒曲的方法。这些酒曲的基本制造方法,至今仍在酿造高粱酒中使用。 唐、宋时期,中国发明了红曲,并以此酿成“赤如丹”的红酒。宋代,制酒曲酿酒的技术又有进一步的发展。1115年前后,朱翼中撰成的《酒经》中,记载了13种酒曲的制法,其中的制酒曲方法与《齐民要术》上记述的相比,又有明显的改进。 中国古代制曲酿酒技术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在发明蒸馏器以前,仅有酿造酒,在中国主要是黄酒。中国传统的白酒(烧酒),是最有代表性的蒸馏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所以一般人都以为中国在元代才开始有蒸馏酒。其实,在唐代诗人白居易(772—846)雍陶的诗句中,都曾出现过“烧酒”;另对山西汾酒史的考证,认为公元6世纪的南北朝时已有了白酒。因此,可能在6~8世纪就已有了蒸馏酒。而相应的简单蒸馏器的创制,则是中国古代对酿酒技术的又一贡献。酒的品种繁多,就生产方法而论,有酿造酒(发酵酒)和蒸馏酒两类。酿造酒是在发酵终了稍加处理即可饮用的低度酒,如葡萄酒、啤酒、黄酒、青酒等,出现较早。蒸馏酒是在发酵终了再经蒸馏而得的高度饮料酒,主要有白酒、白兰地、威士忌和伏特加等,出现较晚。 最初的酒是含糖物质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自然形成的有机物。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含糖野果,在空气里、尘埃中和果皮上都附着有酵母菌。在适当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下,酵母菌就有可能使果汁变成酒浆,自然形成酒。 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人类酿酒的历史约始于距今四万~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新人”阶段。当时人类有了足以维持基本生活的食物,从而有条件去模仿大自然生物本能的酿酒过程。人类最早的酿酒活动,只是机械地简单重复大自然的自酿过程。 真正称得上有目的的人工酿酒生产活动,是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农业之后开始的。这时,人类有了比较充裕的粮食,尔后又有了制作精细的陶制器皿,这才使得酿酒生产成为可能。根据对出土文物的考证,约在公元前6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就已出现雕刻着啤酒制作方法的粘土板。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用大麦、小麦、蜂蜜等制作了16种啤酒。公元前3000年,该地区已开始用苦味剂酿造啤酒。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已出现耕作农具,即出现了农业,这为谷物酿酒提供了可能。《中国史稿》认为,仰韶文化时期是谷物酿酒的“萌芽”期。当时是用蘖(发芽的谷粒)造酒。公元前2800年—前2300年的中国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中,有不少尊、斝、盉、高脚杯、小壶等酒器,反映出酿酒在当时已进入盛行期。中国早期酿造的酒多属于黄酒。 中国是最早掌握酿酒技术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在酿酒技术上的一项重要发明,就是用酒曲造酒。酒曲里含有使淀粉糖化的丝状菌(霉菌)及促成酒化的酵母菌。利用酒曲造酒,使淀粉质原料的糖化和酒化两个步骤结合起来,对造酒技术是一个很大的推进。中国先人从自发地利用微生物到人为地控制微生物,利用自然条件选优限劣而制造酒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至秦汉,制酒曲的技术已有了相当的发展。 南北朝时,制酒曲的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记述了12种制酒曲的方法。这些酒曲的基本制造方法,至今仍在酿造高粱酒中使用。 唐、宋时期,中国发明了红曲,并以此酿成“赤如丹”的红酒。宋代,制酒曲酿酒的技术又有进一步的发展。1115年前后,朱翼中撰成的《酒经》中,记载了13种酒曲的制法,其中的制酒曲方法与《齐民要术》上记述的相比,又有明显的改进。 中国古代制曲酿酒技术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在发明蒸馏器以前,仅有酿造酒,在中国主要是黄酒。中国传统的白酒(烧酒),是最有代表性的蒸馏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所以一般人都以为中国在元代才开始有蒸馏酒。其实,在唐代诗人白居易(772—846)雍陶的诗句中,都曾出现过“烧酒”;另对山西汾酒史的考证,认为公元6世纪的南北朝时已有了白酒。因此,可能在6~8世纪就已有了蒸馏酒。而相应的简单蒸馏器的创制,则是中国古代对酿酒技术的又一贡献。

文章TAG:古法  酿酒  视频  qq音乐  古法酿酒视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