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掌柜一名,月钱十两;副掌柜两名,月钱六两;前堂伙计六名,月钱二两;粗使伙计十名,月钱一两;洒扫仆妇四名,月钱一两。对于题主这个问题,不能仅仅看相当于现在多少钱,而是看相当于今天是个啥实力的存在,也就是要想知道古代的一两银子在当时大概值多少钱,你就记住——普通工人一月工资二两银子。
1、中国古代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用米价折算银两和人民币兑率是错误的!用米价折算银两和人民币兑率是错误的!用米价折算银两和人民币兑率是错误的!历史上物价都在疯狂变动,一围城或闹灾,米价腾涌。直接光拿米价来对比现代,是不行的,不能很直白地反应古代的现实,要拿就得拿正常情况下,普通百姓一月的工钱,以及五口之家正常的年消费比。无论明代还是清代,普通小工的月钱就是一两到二两之间,非常稳定,
也就是说,要想知道古代的一两银子在当时大概值多少钱,你就记住——普通工人一月工资二两银子。《红楼梦》里最好使,老太太最喜欢的袭人,拨出去的月钱是二两,普通百姓家赚的,不比这个多。如清代景德镇的小工,月钱一两四钱,而在城市中当伙计,就会赚到二两,而多数时候,他们发的是铜钱而不是碎银子,也就约有一千个钱。
不稳定的是铜钱,清朝初年(顺治年间)银子贵,一两银子顶两千个钱,二十两银子够五口之家吃两年的,后期就不行了,渐渐滑落,一两银子顶一千个钱。但这也与明代的基本情况相差不远,我找到了某个有关古代的小说,其中一段话,很符合实际情况:正掌柜一名,月钱十两;副掌柜两名,月钱六两;前堂伙计六名,月钱二两;粗使伙计十名,月钱一两;洒扫仆妇四名,月钱一两。
所以,从工资来看,一两银子大约就是现在的(以2016.12.31为准)一千五百块,二两银子约是现在的三千块,那些从米价和其他固定商品对比出来的“一两=200”or“一两=500”什么的,都无法客观反映现实。好吧,有人说古代的农副产品便宜,肉十几文一斤,这就是算术学得不好,现在两千块钱的工资,约等于那时候的一两多一点。
但难道现在的农副产品相较于两三千块钱的工资,不便宜吗?要知道城市里什么都贵,还真就是去农贸市场买东西不贵,以下是现在的农副产品大概的价格,论斤的话要除以二:我们再反转对比,看情况属实不属实。查阅笔记资料,明清民间,肉价一般是一分多一丁点(从高到低,单位分别是两、钱、分、厘),也就是十几到二十文,你换算成我跟你说的兑率,一两一千五百元,一钱一百五十元,一分十五元,每一斤的猪肉价格大约就是十五元,与现代相差不多。
2、乔致庸晚年有白银一千万两,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乔致庸是真实的历史存在,他是有钱人,但到底多有钱呢?相当于现在一个什么水平?豹眼只能说,贫穷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实在是想象不出这是多有钱哦,许多人喜欢用一种商品,比如粮食的价格,来换算一下究竟是多少钱。但这只是一个侧面,远远不能反应当时一千万两白银的真实实力,对于题主这个问题,不能仅仅看相当于现在多少钱,而是看相当于今天是个啥实力的存在。
乔致庸(1818—1907),字仲登,号晓池,山西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乔家第四位当家人,清朝末年著名晋商,人称“亮财主”,一千万两在当时是个啥水平?乔致庸千万两资产的具体存在形式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乔致庸出生在山西祁县一个商贾世家,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乔致庸成为乔氏家族第四代掌门人后,经过多年的经营,拥有千万两白银的身价,是富甲一方的财主。
当时,乔氏家族在各地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200多家,资产达到了数千万两白银,由于票号、钱庄、当铺等都是相当于金融机构,其资产并非是净资产,包括部分客户存款在内。据徐珂《清稗类钞》记载:乔氏共有资产四五百万两,但这肯定是一个不完全的数据,究竟乔致庸有多少钱,除了他自己谁也不可能知道,他不会告诉任何人他有多少钱。
文章TAG:相当于 劲酒 一两 一两劲酒相当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