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90年代的洋河优曲单价不超过10元,属于小而众的白酒。从“洋河蓝色经典,男人的情怀”到“中国梦,梦之蓝”,句句深入人心,撩起你购买洋河的欲望,本世纪初白酒业成功的典范就是洋河华丽的转身,作为一个江苏人,我爱江苏,更爱洋河,对此,有兴趣的可以查阅一下洋河最近20年的市场发展史,尤其是洋河的三大系列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的市场定位,一度被人津津乐道。

1、牛栏山二锅头为什么这么火?

好口感不等于好质量,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认为喝着顺口,喝完不上头不口干就是好酒,其实这个认识是错误的,诚然,好酒一定会口感好不上头不口干,但是,喝了不上头不口干的不一定是好酒。口感是显性的,能够感受到,质量是抽象的,普通消费者很难辨别出来,打个比方,就像街头的米线,口感很好,都是用各种香精和大勺的鸡精味精堆出来的,你觉得口感很好,但是你能说它的质量好吗?看看这款绿标二锅头陈酿的成分表,是水,高粱,液态法白酒,食用香料,里面的液态法白酒就是酒精,食用香料就是香精,采用的国标GB/T20822,是固液法,并不是纯粮固态酒的标准,

仔细看下面的成分表,感兴趣的可以百度各种香型的纯粮白酒国标标准号。这款二锅头之所以火,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傍了二锅头这个几乎可以称为品类的产品的光,二是价格便宜亲民,有巨大的消费人群基础,三是口感的确勾调的不错,普通消费者接受度高,四是大多数消费者是盲目的,对白酒的基本认知是不到位的,认为只要口感好不上头不口干就是好酒,

2、成功上位白酒前三甲的洋河,这些年凭什么这么火?

90年代,白酒业曾流行一段笑话:四川人酿造,山东人勾兑,北京人吆喝,全国人民醉!那时白酒市场好比五代十国时期的战场,各路诸侯风起云涌,群雄逐鹿,你方唱罢我登场,草根崛起引来烽火狼烟,结果是:五粮液抓住机遇,调整思路,独占鳌头;茅台韬光养晦,蓄势待发;曾经的标王秦池分光不在,退出江湖,孔府宴酒沦落到拍卖地步。

20几年后白酒业又重新洗牌,茅台五粮液洋河进入前三甲,并非偶然,以下是个人见解,不到之处请行业人士指正和交流,茅台90年代末的茅台单价不超过300元,略低于五粮液,并没有影响到自身的发展。首先是市场定位很准,利用别具匠心的酿酒工艺,独特的赤水河畔微生物群,迎合各层次的消费者,细分出高中低档酱香型品牌,牢牢抓住客户的忠诚度,

狠抓产品质量是关键,不达标准绝不出厂,不求数量,只求质量,长期存放和精心勾兑是制胜的法宝。其次是利用源远流长的酿酒历史大打文化牌,战争只能使失败方暂时臣服,文化的长期侵蚀会让人麻木,让不了解的变成了解,让无所谓者变成追随者,加上国酒的风范,彻底征服了客户的内心。最后是首创了国内白酒高端“年份酒”的先河,取得了先机,开拓并引导了市场,

随后众多酒厂也冒出了“年份酒”,是盲目效仿,有滥竽充数之嫌。五粮液90年代不仅是单价超过茅台,销量业绩也是无冕之王,首先是营销策略的大胆突破。那时五粮液就是标杆,制定的任何营销方案总能造成轰动,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感觉,引领着白酒业的时尚,带来许多效仿和追随者,率先使用饥饿疗法,打破市场平衡,调价后更显自身优越,彰显王者荣耀。

其次是巧妙运用贴牌和买断的手法,为加速占据市场和推广品牌的影响力,大胆采用贴牌,一定时期内也叫响了金六福等诸多品牌;经销商买断经营的做法也是恰到好处,一方面给予五粮液厂家资金的快速回笼,另一方面也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义不容辞开拓市场,为五粮液品牌扩张奠定强有力地基础。当然,特殊时期的贴牌特殊做法,后期也给五粮液带来部分负面效应,好在能及时调整,

洋河90年代的洋河优曲单价不超过10元,属于小而众的白酒。江苏的三沟一河也曾独领风骚,各自一片小天地,为振兴苏酒,经江苏省政府和宿迁市政府的协调,洋河与双沟吞并建立苏酒集团,首先提出“绵柔型白酒”概念,在浓香型白酒中确定自己风味,通过修订标准中感官的参数来确定发言权,迅速占领制高点,其次是灵活的经销机制。


文章TAG:洋河  洋河为什么卖这么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