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有,济宁有三孔啤酒,三孔啤酒的名字来源于曲阜的孔林、孔庙、孔府,当年在济宁地区量比较大。这个酒一般不碰杯,济宁人讲究“一碰俩、不碰仨、站着喝了算白搭”,山东不但白酒文化比较流行,也绝对是啤酒大省,不只喝的啤酒量大,生产的啤酒也在全国第一,提起山东啤酒就不得不提山东省的骄傲青岛啤酒,青岛啤酒不但在山东省比较知名,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比较有名的存在。

1、山东最好喝的啤酒是什么?

谢邀1.烟台人,小时候喝烟台啤酒(二十多年前)觉得最好,后来烟台啤酒没了,就都喝崂山了,感觉崂山最好,再后来青岛有分公司,员工回来总给带崂山五厂,10年前吧去临沂出差觉得银麦好喝,偶尔出差也会带回来,再后来银麦卖给青啤就没喝过(一直觉得省内啤酒银麦自成一派,不会卖给青岛,没想到还是没有挺住),后来在济南生活有了泰山原浆7天鲜活就一直喝,感觉泰山原浆最好。

另外就是通过一些途径搞到的正经德国黑啤,想喝青啤原厂散啤没条件,2.至于你是代理,你考虑哪的啤酒好喝我觉得没啥大用处,看你在哪,你去临沂卖泰山原浆和青岛散啤还真未必能卖的出去,一方水土一方人,另外还得考虑运输等。3.做生意,考虑的问题很多,比如回收机制(特别是泰山原浆7天鲜活,以前老百姓散买到期也是可以退的),地区铺货价,各种代理费,当地认可度等等,

2、济宁人的酒桌文化有哪些?你喜欢吗?

济宁人酒桌上的风俗和礼节多,喝法也多。来济宁会友、旅游的朋友不妨了解一下,一、入席:济宁历史文化悠久,儒家文化打造了这个礼仪之邦,所以酒桌上的宾主、长幼之分是不能马虎的。酒桌上,一般对着门口的位置是主人或者东家的(就是买单请客的人),酒桌上有时戏称为“主陪”,在他的对面的位置是主人一起来招待客人的,叫“副主陪”。

这两个位置各地叫法有点差异,但意思差不多,外地的朋友若不清楚其中原委,告诉你个简单的方法:只要看桌子上杯中餐巾的叠法就可以分辨出来。这两个位置的餐巾的叠法是与众不同的,主人的餐巾一般是折叠成圆筒形状,插在杯子里面的。而副主陪的餐巾则是叠成扇面状的,其位置的餐巾则是一般的三折呈花瓣状。整个餐巾的布局有点象是展翅的凤凰,

定好了这两个位子,别的位置就好确定了。坐在主人左面的是“主宾”,右面的是“副主宾”;相对应的,左面挨着主宾的是“三陪”,右面挨着次宾的叫“四陪”,二、倒酒:宾主落座,开始倒酒。济宁人喜欢喝酒,尤其喜欢大碗喝酒,这似乎有梁山好汉之遗风。如今虽然不用大碗了,但小杯是很少用的,你若是在电影或者电视剧中看到济宁人用那种三钱的小酒盅喝酒,那就很不真实了。

济宁现在的标准杯是三两三的高脚玻璃杯(究竟是什么人最先时兴起来的这种杯子无从考证,但一瓶白酒正好能倒三杯),也有用二两半的小玻璃杯或瓷碗的,酒一般是白酒,度数一般是38至54度左右(现在大多并不太喜欢喝高度酒)。当然也可以喝啤酒,但一般按照白酒、啤酒1:6的比例折算,入席后每位先满上这样的一杯,叫门前杯。

意思是让各位自扫门前雪,这杯酒是每位到场的人必喝的,不喝是对主人或者东家的不尊重。这第一杯酒当然要由主人带领大家喝,主人一般要有一个开场白,客套一番,然后定个标准。就是说这杯酒要分几次喝完,以前一般是6次,叫“六顺”,最近比较流行“7次”,又称“6 1”,即主陪带“4次”副主陪带“3次”,或者主陪、副主陪各带“3次”,由三陪或指定一人带“1次”,凑够“7次”,“7”寓意“起”。

“起”的意思包含有“发达、高升”的意思,图个吉利,这样大家在主人的带领下,边喝、边吃、边说话。这个酒一般不碰杯,济宁人讲究“一碰俩、不碰仨、站着喝了算白搭”,但是在举杯的时候可以在桌子上点一下,叫“过电”,寓意是都碰杯了。经常可以在饭店里面听到这样酒杯磕碰桌子的乒乓声,等主人带领大家满饮此杯,该轮到副主陪发言了。

同样是客套一番,也带领大家喝一杯酒,一般情况下,两杯酒下肚就在半斤以上,主客面红耳赤、脚下升云。这个时候,主人宣布礼毕,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注意了,这个自由活动可不是真的让你出去活动一下醒醒酒,而是可以和任何人单独喝酒了,而且喝多喝少可以不加限制,一般这个时候,客人要对主人的盛情款待表示一下谢意,一般第一轮是主宾与主人,次宾与副主陪,依此类推。


文章TAG:济宁  酒桌  啤酒  文化  济宁人喝什么啤酒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