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糟一般是由稻谷、玉米和高粱等谷物经蒸溜发酵后提取酒精或白酒后的附产品,酒糟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多种营养物质,是良好的饲养畜禽的饲料。酒糟分粗物质和流体物质两种,粗物质叫酒壳,一般是用稻谷蒸酒后的附产品,酒壳可酒干后粉碎和其它青饲料掺合在一起喂猪和鸡,也可以堆制发酵后作为有机质施入土壤来增强地力。
1、您知道什么是酒糟吗?
你知道什么是酒糟吗?谢谢邀请!纯粮酒是用粮食酿造的,可以酿酒的粮食很多,诸如高粱、小麦、大麦、稻谷、玉米等等。这些粮食都是由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组成的颗粒,酿酒时,这些颗粒都要经过浸泡,蒸煮,摊凉到30度左右,再加上酒曲混和均匀,经过20-30多天的发酵,酒曲跟这些淀粉、蛋白质就会通过化学反应生成酒精,再经过蒸馏取酒变成白酒。
有些较粗的粮食颗粒要经过粉碎,才更容易跟酒曲产生化学反应,生成酒精,有些粮食要经过多次的发酵,蒸馏取酒才可以使粮食中的淀粉、蛋白质变成白酒,剩下的瘪的颗粒就是只含有10%左右的淀粉和大部分粗纤维的粮食渣质,这就是酒糟,也叫糟醅,一般酒糟中还含有10%左右的淀粉、蛋白质、酒精,正规的酒厂是把它作为废弃物倒掉,也有人把它用来作猪、牛、羊的食料,但要混合上一定量的其它食料,用来喂猪、牛、羊是很好的。
还有人买来正规酒厂的酒糟,再加上一定量的粉碎的粮食,再经过发酵、蒸馏取酒,这种工艺叫翻沙工艺,这种酒叫翻沙酒,在低档酱香酒的生产工艺中有这种工艺,这种酒质量较差,还有人直接用酒糟,在锅底加上食用酒精串蒸,这种工艺叫串蒸工艺,在劣质酱香酒的生产工艺中有这种工艺,这种酒叫串香酒,在市场上卖十几块钱一斤的酒多半是这种酒。
2、“酒”字和“洒”字有什么区别?
“酒”和“洒”字今字只有一笔之别,其实最初没有那么简单,特别是“洒”字,意义和字形的变化都比较复杂,下面我们分别讨论二字。“酒”字为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从水从酉,酉为酒坛,为会意字,酉也兼表声,其甲骨文字形如下:至金文又以“酉”为“酒”字,字形如下:后来,古文字形开始整齐化,至篆书就不那么象形了,隶变后写作“酒”字。
《说文·酉部》:“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从酉,酉亦声。”许慎这里对“酒”做了发挥解释,认为“酒”是用来迁就人性的善良和丑恶的一种饮料,此说很有意思,耐人寻味。“洒”:一个较为复杂的字“洒”字今常用义为:把水均地散布在地上、散落等意义,那么,我们知道了意义看一下“洒”字的古文字字形:通过字形我们可以发现,“洒”今文和古文字皆从“西”,其实这正是问题的所在,从西为什么读sǎ呢?“洒”其实为“洗”的本字“洒”甲骨文从水,西声。
隶变之后才作“洒”形,该字本义为“洗涤”之意,为“洗”的本字,因此,“洒”最初与洒水之意并无关系。《说文·水部》:“洒,涤也,从水,西声。”如,《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在上位者洒濯其心而后可以治人,”此“洒”即为“洗涤”之意。现在“洒”为“灑”之简体字“洒”字的洗涤之意为“洗”来表示以后,便作了“灑”的简化字,至此“洒”才有洒水之意,
“灑”字篆书如下:《说文·水部》:“灑,汛也。从水,麗声,”本义为把水泼散开。如,《通俗文》:“以水捡尘曰灑”《礼记·内则》:“灑扫室堂及四庭,”“灑”即为散水之意。因此,我们说“洒”最初并不是表示散水、散开之意,而是表示“洗”之意,“洒”字还有其他的读音,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洒”字刚才我们已经说了,读xǐ、sǎ,其实还有四个读音。
1.xiǎn,为整齐;肃敬;陡峭之意。如,《礼记·玉藻》:“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此处“洒”便是肃敬之意,《尔雅·释丘》:“望厓洒而高,”此“洒”便为陡峭之意。2.sen(三声)其义为“惊恐的样子”,如《庄子》:“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洒”便是此意,3.cui(三声)其义为高峻的样子。
文章TAG:酒糟 酒用 分离 酒糟和酒用什么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