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谓天香传,介绍古代香熏有哪些书籍书籍里要有介绍熏料的越多越好还有在
来源:整理 编辑:美酒知识 2023-08-12 23:57:42
本文目录一览
1,介绍古代香熏有哪些书籍书籍里要有介绍熏料的越多越好还有在
丁谓之《天香传》,为宋仁宗乾兴元年至天圣三年贬官海南岛时所著。文中详述了中国用香历史、产香地区、香材优劣。为宋、宋以前对沉香进行专著评鉴第一人。 他不仅明确了海南岛所产沉香的地位,又对宋、元之后众家香谱影响深远,同时也确立了华夏文人对於品鉴香味---味清且长的品评标准。作者亲历香岛之地,其著作之文献价值上更胜於辗转抄录的书籍,是宋代香学相当重要的一篇文章。
2,宋元时期描写香品的代表作有哪些
香文化经几千年的全面发展,至宋已是沉淀丰厚,使宋人研究香文化具备了应有的条件,加之当代香事繁盛,使研究者具有实证的机会和条件,多部香学专著在这一时期问世了。如丁谓《天香传》、沈立《(沈氏)香谱》、洪刍《(洪氏)香谱》、叶廷珪《名香谱》、颜博文《(颜氏)香史》、陈敬《陈氏香谱》等等,其作者不乏当代名士、高官或著名学者。如《天香传》作者丁谓,是太宗时进士,真宗宠臣,官至宰相,诗文亦为人称颂。《颜氏香史》作者颜博文也是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和画家,官至著作佐郎。《名香谱》、《南番香录》作者叶廷珪曾任兵部侍郎等。还有苏轼、范成大等许多文人,虽无香学专书,但也对香和香药颇有研究,如苏轼在《苏文公本集》中有大量香药的记录、研究性文章。宋元后诗文常见“心字香”,多指形如篆字“心”的印香。杨慎《词品》:“所谓心字香者,以香末萦篆成心字也。”杨万里:“遂以龙涎心字香,为君兴云绕明窗”,王沂孙《龙涎香》:“汛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蒋捷:“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筝调,心字香烧。”辛弃疾脍炙人口的《青玉案?元夕》,即生动描写了杭州城元宵夜香风四溢的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古代香文化的特色
宋代丁谓所著《天香传》中云“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说的是用香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用来供奉神明,亦可达到辟秽清洁的目的。 从人类还处在原始阶段的时候(类人猿),其食物的主要来源是植物的叶、茎和花果,而气味芬芳的植物和花果又是其首选的食物。从那个时侯(类人猿)就能明确的分辨出哪些植物花果是芳香可食,而那些怪异恶臭的理所当然就退避而弃之了。 随着人类对火的认识、发明和使用,使原始人从茹毛饮血的生活进化到主动用火去烤煮食物,从而尝到气味更加香美的食物。由于“火”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和馨香,更加使人产生了感恩和崇拜,故能更加主动用烤制好的食物和点燃芬芳的植物来祭拜天地和神灵,以此带来福佑。可以确切的说“香薰”产生于人类对火的认识和使用。“香”通过对视觉、嗅觉等方面的刺激,对人们的大脑产生各层面的影响,进而启发思绪,疏解精神压力,营造愉悦而温馨的环境,令人们身心舒畅,有益健康。 一般而言,不论这个地区本身是否出产香料,香料在古代还是价格昂贵又稀少之物,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香料并不是一般民众可以经常使用的东西,多半是具有一定地位或财富的人才有能力使用。等到交通便利、价格降低之后,加上长期受到各种宗教意义与文化意涵的刺激,文人雅士与平民才开始在各种场合上普遍使用香料。 古代香文化的特色,可以做以下简单的归纳
文章TAG:
丁谓 天香 介绍 古代 丁谓天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