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国工匠李仁清的技艺是

高浮雕传拓技艺。在各行各业选出的代表人物中,李仁清是高浮雕传拓技艺的唯一人选。
你好!打破平面拓印的局限,创造高浮雕立体拓印法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大国工匠李仁清的技艺是

2,QQ上国怎么刷钱最快

你要一个大号!2个小号!你大号副业是包丁!其他的2个是镶和工匠!把你的材料都变成卖几千几万的次血次修次玄弱命等等!那你就在有100W时创个商行!把你3个副业的东西都打进去!那么你挣钱的速度就很快!另!打物品卖给行脚的钱只有20W4。5W!做几时才能有一组弱命的120W的钱啊
跟着行脚商刷旗子

QQ上国怎么刷钱最快

3,QQ3国是否以后都有能产上强的书

可能吧
没有合上强的书买 只有NPC给你或工匠合中强时来了幸运合成就有 现在有抓逃犯和谋士大赛的第4关可能会送
不是 上强是做中强时幸运合成的 并没有直接做的 而做中强的也是属于稀有书打BOSS或小偷或开出来的
没有
今后会出。材料耗费大。

QQ3国是否以后都有能产上强的书

4,你读过的书有哪些值得推荐求网友推荐

搜一下:你读过的书有哪些值得推荐,求网友推荐?
《让你感到无聊的不是这份工作,而是你的心态》《让微笑成为一种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永远在路上:严于律己做人,清正廉洁做事》《建设好家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联网时代的大国工匠精神》《强化保密意识 提高思想防线》《整理好心情再工作》《防暑降温职工手册》《我的安全我负责 我的工作请放心》《你终将明白:是拿安全为难你的人救了你》《工匠心做事 感恩心做人》《抱团打天下:人在一起是聚会,心在一起叫团队》《班组安全精细化管理实务》《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手册》《拒绝磨洋工 赢在执行力》《好师傅这样当 好徒弟这么做》《良好的兴趣爱好,让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良好家风》《不吃苦、不奋斗,你要青春干什么》《不会带团队,你怎么当好班组长》建议您去“中工图书网”看看,值得推荐

5,古代三军指的是哪三军

提起“三军”,现代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而在中华文化中,古代的“三军”指的是什么?
在中华文化中“三军”的说法起源于春秋时期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个兵种。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修路)、侦察、应付小规模的战斗,带部分军需物资。中军就是统帅所处的大军有当时作战的大部分作战兵种(骑兵 步兵)。后军主要就是全军的主要军用物资、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等。扩展资料:1.周制,诸侯大国三军。中军最尊,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三军合三万七千五百人。《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四回:“旧有三军,今又添二军,共是五军,亚于天子之制,豪杰向用,军政无阙。”2.军队的通称。《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汉书·灌夫传》:“魏其言灌夫父死事,身荷戟驰不测之吴军,身被数十创,名冠三军。”唐 章孝标《淮南李相公绅席上赋春雪》诗:“朱门到晓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消。”《说唐》第一回:“〔晋王〕将宫内之物,给赏三军,班师回朝。”毛泽东《长征》诗:“更喜 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3.古代指步、车、骑三军。三军指: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上马为兵,下马为农,解甲归田即由此来,此三军之原意,是典型兵农合一的耕战模式。宋朝建立后开始出现职业军人,逐废。商鞅《商君书.兵令》:“三军: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此之谓三军也。壮男之军,使盛食、厉兵,陈而待敌。壮女之军,使盛食、负垒,陈而待令;客至而作土以为险阻及耕格阱;发梁撤屋,给从从之,不洽而赺之,使客无得以助攻备。老弱之军,使牧牛马羊彘,草木之可食者收而食之,以获其壮男女之食。而慎使三军无相过。壮男过壮女之军,则男贵女,而奸民有从谋,而国亡;喜与,其恐有蚤闻,勇民不战。壮男壮女过老弱之军,则老使壮悲,弱使强怜;悲怜在心则使勇民更虑,而怯民不战。故曰:慎使三军无相过。此盛力之道。”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三军
古代所说的三军是指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军。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修路)、侦察、应付小规模的战斗,带部分军需物资。中军就是统帅所处的大军有当时作战的大部分作战兵种(骑兵、步兵)。后军主要就是全军的主要军用物资、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等。拓展资料提起“三军”,现代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而在中华文化中“三军”的说法起源于春秋时期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个兵种,这与现代陆、海、空三军的实质意义完全不同。三军指: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上马为兵,下马为农,解甲归田即由此来,此三军之原意,是典型兵农合一的耕战模式。宋朝建立后开始出现职业军人,逐废。三军: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此之谓三军也。壮男之军,使盛食、厉兵,陈而待敌。壮女之军,使盛食、负垒,陈而待令;客至而作土以为险阻及耕格阱;发梁撤屋,给从从之,不洽而赺之,使客无得以助攻备。

6,本人42YY有什么搞大钱的方法QQ3国

打东西
级太低机会不大 只能从小钱挣起
赚钱之道 一,副职业 首先,我要强调,3个副职业都有赚钱之机,只不过卖的地点和需要的人不同。 工匠:以卖修复宝石和强化宝石为生 , 最常用的 绿松石1500/个 次级修复宝石1000/个 放在做国家任务的人旁边卖的最快,还可以卖点中强,下强,次强,但我算了,都没绿松和次修卖的多,卖的好。活力消耗不会太大。 苞丁:以卖一些国令任务用的食物和批量生产食物为赚钱之道。 最常见的:可乐鸡翅2000/个,清蒸小鱼1800/个,大骨1800/个,红红肉1500/个,这样花的活力蛮多,但赚的钱也多。唯一的缺点就是卖的速度慢,不会像次修和绿松一样,被人抢购一空。 镶工:前几级,靠卖次级血气之玉,蓝纹玉为生,高了一些,可以卖一些弱效石头来继续调高自己的等级,比如:弱效化伤为命,体, 都是国令任务要用到的。等你熬到了8,9级, 不要泄气,镶工只有到12,13才可以停止升级,因为那样,你就可以造所有镶嵌用的石头了,比如:风行石70000/个,宁神石80000/个, 都是赚钱的。只要有活力,钱不是问题,吃穿不愁。 以上就是我对3个职业的评价 能赚钱又能给自己补血:苞丁 有发展的前途:镶工 靠小本生意越做越大:工匠 二 带徒弟,刷行脚商的道具。 自己开小号带徒弟,顺便打鸟肉,鸟毛,一个小时带出15,每个徒弟身上有7W左右可以拿,有两个金贴入手18W,4-5组鸟肉20W左右,一组鸟毛20W左右,再打出几本技能书,一个小时60-70W左右 钱不要乱花,穿一般装备就可以,30级前我都穿16级装备打。 (鸟毛鸟肉都是蜀国行脚商收的道具,其他国各有特殊道具。) 再带个徒弟到20,让徒弟收徒弟,你就是师公,你一次能带两个徒弟出来,4开,4人组到一起,赚钱更快 我的方法很简单的,不过你的电脑速度要好噢,不然很容易死机的。 又能迅速提升自己的称号,赚钱一举两得.一 天8小时,少说能赚500W 两个方法可以同时使用,边摆摊,边带徒弟
方案一 这游戏钱说难赚也不难,在游戏里我基本都不怎么缺钱花。言归正传 【1】刷鸟这是体力活,N多的玩家整天奋斗在行脚商的左右,那钱赚的不容易。而且现在都是用挂刷的很多 其实赚钱的法很多的,不一定要靠刷鸟的,我基本都不刷鸟, 【2】你可以刷回程(去野猪岗那刷红猪来旗子快, 或是古一道前段那地方刷回程也不错)不用多说吧,一组45000-50000不难卖吧 【3】蜀国的朋友可以收收黄式润滑油,11万一组~去吴国卖行脚18万一组。 【4】最赚钱的还数倒卖东西,那个需要你有个精明的头脑和魄力,我有时倒卖东西最多一次纯赚320万。还一个是注意活动,举个例子说吧,端午节有经验活动,如果你说厨师或是工匠,提前做上13+组的药中复,到时候就赚大了,不是工匠的话,你提前38万一组不难收吧,收个13+存起来,到活动时候不用说超级好卖的,纯赚很多。 ★游戏里赚钱的法很多,关键看你能发现吗 ★新区副职选工匠那个最快,而且做出来的材料都能高价卖给冲副职的镶工。能做中复了就更好了。 方案二 ①打鸟肉,卖给行脚商。其他国家的类似。 ②去副本boss ③做副职物品,卖给玩家 ④将打到的装备,秘籍卖给玩家 ⑤做成品装备,卖给玩家 ⑥做国家任务来得到金钱 ⑦可以充值q币,通过寄售来获得金钱
带小号

7,管仲对桓公以霸术翻译

[管仲对桓公以霸术]原文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失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曰:“杀而以其尸授之。”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比至,三衅,三浴之。桓公亲逆之于郊,而与之坐而问焉,曰:“昔吾先君襄公筑台以为高位,田、狩、罼、弋,不听国政,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九妃、六嫔,陈妾数百,食必粱肉,衣必文绣。戎士冻馁,戎车待游车之■,戎士待陈妾之余。优笑在前,贤材在后,是以国家不日引,不月长,恐宗庙之不扫除,社稷之不血食,敢问为此若何?”管子对曰:“昔吾先王昭王、穆王,世法文、武远绩以成名。合群叟,比校民之有道者,设象以为民纪,式权以相应,比缀以度,竱本肇末,劝之以赏赐,纠之以刑罚,班序颠毛,以为民纪统。”桓公曰:“为之若何?”管子对曰:“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国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而慎用其六柄焉。”桓公曰:“成民之事若何?”管子对曰:“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易。”公曰:“处士、农、工、商若何?”管子对曰:“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令夫士,群萃而州处,闲燕则父与父言义,子与子言孝,其事君者言敬,其幼者言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士之子恒为士。“令夫工,群萃而州处,审其四时,辨其功苦,权节其用,论比协材。旦暮从事,施于四方,以饬其子弟,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少而习蔫,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权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工之子恒为工。“令夫商,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资,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服牛、轺马,以周四方,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市贱鬻贵。旦暮从事于此,以饬其子弟,相语以利,相示以赖,相陈以知贾。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商之子恒为商。“令夫农,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权节其用,耒、耜、耞、芟。及寒,击草除田,以待时耕;及耕,深耕而疾耰之,以待时雨;时雨既至,挟其枪、刈、耨、镈,以旦暮从事于田野。脱衣就功,首戴茅蒲,身衣祓襫,沾体涂足,暴其发肤,尽其四支之敏,以从事于田野。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农之子恒为农。野处而不昵,其秀民之能为土者,必足赖也。有司见而不以告,其罪五。有司已于事而竣。”桓公曰:“定民之居若何?”管子对曰:“制国以为二十一乡。”桓公曰:“善。”管子于是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农之乡十五。公帅五乡焉,国子帅五乡焉,高子帅五乡焉。参国起案,以为三官,臣立三宰,工立三族,市立三乡,泽立三虞,山立三衡。桓公曰:“吾欲从事于诸侯,其可乎?”管子对曰:“未可,国未安。”桓公曰:“安国若何?”管子对曰:“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遂滋民,与无财,而敬百姓,则国安矣。”桓公曰:“诺。”遂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遂滋民,与无财,而敬百姓。国既安矣,桓公曰:“国安矣,其可乎?”管子对曰:“未可。君若正卒伍,修甲兵,则大国亦将正卒伍,修甲兵,则难以速得志矣。君有攻伐之器,小国诸侯有守御之备,则难以速得志矣。君若欲速得志于天下诸侯,则事可以隐,令可以寄政。”桓公曰:“为之若何?”管子对曰:“作内政而寄军令焉。”桓公曰:“善。”管子于是制国:“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以为军令: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帅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帅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帅之;十连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帅之;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五乡之帅帅之。三军,故有中军之鼓,有国子之鼓,有高子之鼓。春以搜振旅,秋以狝治兵。是故卒伍整于里,军旅整于郊。内教既成,令勿使迁徙。伍之人祭祀同福,死丧同恤,祸灾共之。人与人相畴,家与家相畴,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昼战目相见,足以相识。其欢欣足以相死。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是故守则同固,战则同强。君有此士也三万人,以方行于天下,以诛无道,以屏周室,天下大国之君莫之能御。”译文 :齐桓公从莒国返回齐国,任命鲍叔为国相。鲍叔推辞说:“我是你的一个庸臣。你照顾我,使我不挨冻受饿,就已经是恩赐了。如果要治理国家的话,那就不是我所擅长的。若论治国之才,大概只有管仲了。我有五个方面不如管仲:以宽厚慈惠来安抚民众,我不及他;治理国家不忘根本,我不及他;为人忠实诚信,能得到百姓的信任,我不及他;制定的礼仪足以使天下效法,我不及他;立在军门之前击鼓指挥,使百姓加倍勇猛,我不及他。”桓公说:“管仲曾用箭射中了我的腰钩,使我险些丧命。”鲍叔解释说:“那是为他的主子出力啊。你若赦免他,让他回来,他也会那样为你出力的。”桓公问:“怎样使他回来呢?”鲍叔说:“得向鲁国提出请求。”桓公说:“施伯是鲁君的谋臣,若知道我将起用管仲,一定不会放还给我的。那可怎么办?”鲍叔回答说:“派人去向鲁国要求说:我们国君有个不遵守命令的臣子在贵国,想在群臣面前处死他,所以请交还给我国。这样鲁国就会把他放还我国了。”于是桓公照鲍叔说的那样,派人向鲁国提出要求。鲁庄公询问施伯如何处置这件事。施伯回答说:“这不是想处死他,而是要起用他来执政。管仲是天下的奇才,他所效劳的国家,一定会称霸于诸侯。让他返齐,必将会长久地成为鲁国的祸患。”庄公说:“那怎么办呢?”施伯答道:“杀了他把尸体交还给齐国。”庄公准备处死管仲,齐国使者要求说:“我们国君想亲自处决他,如果不把他活着带回去在群臣面前施刑示众,还是没能达到要求。请让他活着回去。”于是庄公派人把管仲捆缚起来交给齐国使者。齐使接受之后就回国了。管仲快到达齐国时,三次熏香沐浴,桓公亲自到郊外迎接,然后请他坐下并问道:“过去,我们的先君襄公修筑高台以示尊荣,成天打猎游乐,不处理国家政事,藐视圣贤,侮辱文士,只看重女色。宫中有九妃六嫔、姬妾数百,吃的一定要是精米鱼肉,穿的一定要是彩衣绣服。将士们挨冻受饿,军车要等游玩的车子破损后才充用,士兵要靠侍妾吃剩的粮食来养活。亲近那些唱歌逗乐的倡优,却把贤德的人才抛在一边。国家因此而不能日有所进、月有所长。这样下去恐怕宗庙将无人清扫,社稷也难以受祭。请问面对这些景况应该怎么处理?”管仲回答说:“过去的先王周昭王、周穆王以效法文王、武王的政绩而成就美名。召集众长老来考察选择百姓中有德行的人,制定法令作为民众行为的准则,同时树立相应的榜样,以此把百姓维系起来。从根本上来解决那些细微末节的问题,用赏赐善行来引导民众,用惩罚罪恶来纠正偏差,使长幼有序,为百姓立下规矩。”桓公说:“那怎样去做呢?”管仲回答说:“过去,圣王治理天下时,曾把都城分为三区、郊野分为五区,以确定百姓的住地,让百姓各就其业,设置葬地作为他们的归宿,并谨慎地运用六种权力。”桓公问:“怎样使百姓各就其业呢?”管仲回答说:“士、农、工、商,不要让他们混杂居住。混杂居住会使他们相互干扰,工作不安心。”桓公问:“怎样来安排士、农、工、商的住地呢?”管仲回答说:“过去圣王把士人的住处安排在清静的地方;把工匠的住处安排在官府;把商人的住处安排在市场;把农民的住处安排在田野。“让那些士人聚集在一起居住,空闲时父辈之间谈论礼义,子侄辈之间谈论孝道,侍奉国君的人谈论克尽职守,年幼的则谈论兄弟和睦。从小就受到熏陶,他们的思想就安定了,不再见异思迁。所以父兄的教诲不用督促就能实行,子弟的学习无须费力就能掌握。这样,士人的后代就一直是士人。“让那些工匠聚集在一起居住,了解不同季节的产品需要,辨别质量的优劣,衡量器材的用处,选用合适的材料。从早到晚做这些事,使产品适用于四方,用这些来教诲子弟,互相谈论工作,互相交流技艺,互相展示成果。从小就受到熏陶,他们的思想就安定了,不再见异思迁。所以父兄的教诲不用督促就能实行,子弟的学习无须费力就能掌握。这样,工匠的后代就一直是工匠。“让那些商人聚集在一起居住,了解不同季节的营销需要,熟悉本地的货源,掌握市场的行情。或背负肩挑,或车载畜驾,把货物运往四方,用已有的东西来换取缺少的物品,贱价买进高价卖出。从早到晚做这些事,用这些来教诲后代,互相谈论生财之道,互相交流赚钱经验,互相展示经营手段。从小就受到熏陶,他们的思想就安定了,不再见异思迁。所以父兄的教诲不用督促就能实行,子弟的学习无须费力就能掌握。这样,商人的后代就一直是商人。“让那些农民聚集在一起居住,了解不同季节的农事,根据不同的农事准备耒、耜、耞、镰等农具,到了冬天,要除去枯草,整修田地,以等待春耕;到了耕种季节,要深翻土壤,抓紧耙土复种,以等待春雨;春雨过后,就带着锄头等农具从早到晚在田里劳作。劳动时脱去上衣,头戴草帽,身穿蓑衣,全身沾满泥土,太阳曝晒皮肤,使出全部的力气在田里干活。从小就受到熏陶,他们的思想就安定了,不再见异思迁。所以父兄的教诲不用督促就能实行,子弟的学习无须费力就能掌握。这样,农民的后代就一直是农民。他们居住在郊野而不沾染不良习气,其中能入仕做官的优秀者,一定足以信赖。有关官员见到这样的人才不予推荐,要受到五刑的处罚。他们必须推荐贤才,才可谓之称职。”桓公问:“怎样来确定百姓的住地呢?”管仲答道:“把全国分为二十一个乡。”桓公说:“好啊。”管仲于是把全国划分为二十一个乡:工匠和商人的乡有六个,士人和农民的乡有十五个,由国君掌管五个乡,国子掌管五个乡,高子掌管五个乡。分国事为三,各种官职也各设置三名:设三卿主管群臣,设三族主管工匠,设三乡主管商人,设三虞主管川泽,设三衡主管山林。桓公说:“我想在诸侯中做一番事业,能行吗?”管仲回答说:“不行,国家还不安定。”桓公问:“怎样来安定国家呢?”管仲说:“整顿已有的法令,选择合用的修订施行。然后繁殖人口,救济贫困,安抚百姓,这样国家就安定了。”桓公说:“就这样办。”于是整顿已有的法令,选择合用的修订施行。然后繁殖人口,救济贫困,安抚百姓。国家安定了以后,桓公说:“国家已经安定,可以有所作为了吧?”管仲说:“还不行。你如果整顿军队、修造盔甲兵器,其他大国也会整顿军队,修造盔甲兵器,我们就难以很快实现志向了。你有进攻的武器,小国诸侯也有防御的准备,我们也难以很快实现志向。你若想迅速在天下诸侯中实现志向,就应该把要做的事情隐蔽起来,把战备寄寓在政令里。”桓公问:“怎样去做呢?”管仲回答说:“在整顿内政中寄寓军令。”桓公说:“很好。”于是管仲就制定国家的政令:“五家为一轨,轨设轨长;十轨为一里,里设有司;四里为一连,连设连长;十连为一乡,乡设良人。其中所寄寓的军令是:五家一轨,所以五人为一伍,由轨长统率;十轨一里,所以五十人为小戎,由里的有司统率;四里一连,所以二百人为一卒,由连长统率;十连一乡,所以二千人为一旅,由乡的良人统率;五个乡是一帅,所以正好是一万人,编成一个军,由卿来统率。全国可编为三军,所以有国君亲自统帅的中军的旗鼓,有国子的旗鼓,有高子的旗鼓。春天用春猎的名义来整编军队,秋天以秋猎的名义来操练军队。这样卒、伍一级的小队伍在里中就已经编就。军、旅一级的大兵团在郊野中得以组成。内政中既已包含了军事组织,就得命令民众不得迁徙。同一个伍的人祭祀时同享酒肉,死丧时大家哀伤,有了灾祸共同承担。人与人相伴,家与家相伴,世代同住一地,从小一起游戏。所以夜间作战能听到声音,就不会发生误会;白天作战能相互看见,足以认识同伙。那种欢乐的心情,能使他们拚死互助。在家时共同欢乐,行军时融洽无间,战死时一起哀伤。所以,防守就坚固不移,作战就英勇顽强。你若能拥有三万名这样的兵士,率领他们横行天下,讨伐无道,保卫王室,天下的大国诸侯还有谁能与你对抗。”

文章TAG:中国  中国酒业  酒业  工匠  2020中国酒业工匠之星暨大国工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