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一个王一个文念什么

玟 mín, 玟 mín 古同“珉”。 玟 wén 玉的纹理。
玟wen
玟1 〔mín ㄇㄧㄣˊ〕   〔《集韵》眉贫切,平真,明。〕   亦作“ 珳1 ”。同“ 珉1 ”。   美石。《礼记·玉藻》:“士佩瓀玟,而緼组绶。”《礼记·聘义》:“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碈者何也” 汉 郑玄 注:“碈,石似玉,或作玟也。”   【玟砧】捣衣石之美称。 汉 班婕妤 《捣素赋》:“於是投香杵,扣玟砧,择鸾声,争凤音。”   【玟琁】美玉。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古诗有离合体,近人多不解。此体始於 孔北海 ,余读《文类》,得 北海 四言一篇云:渔父屈节,水潜匿方……玟琁隐曜,美玉韬光。”   在线字典   玟1   mín ㄇㄧㄣˊ   古同“珉”。   郑码:CSO,U:739F,GBK:E7E4   笔画数:8,部首:王,笔顺编号:11214134   玟2   wén ㄨㄣˊ   玉的纹理。   郑码:CSO,U:739F,GBK:E7E4   笔画数:8,部首:王,笔顺编号:11214134

一个王一个文念什么

2,玟字到底有几种读音作何解释

玟 汉语大辞典 玟1 〔mín ㄇㄧㄣˊ〕 〔《集韵》眉贫切,平真,明。〕 亦作“ 珳1 ”。同“ 珉1 ”。 美石。《礼记·玉藻》:“士佩瓀玟,而緼组绶。”《礼记·聘义》:“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碈者何也” 汉 郑玄 注:“碈,石似玉,或作玟也。” 【玟砧】捣衣石之美称。 汉 班婕妤 《捣素赋》:“於是投香杵,扣玟砧,择鸾声,争凤音。” 【玟琁】美玉。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古诗有离合体,近人多不解。此体始於 孔北海 ,余读《文类》,得 北海 四言一篇云:渔父屈节,水潜匿方……玟琁隐曜,美玉韬光。” 在线字典 玟1 mín ㄇㄧㄣˊ 古同“珉”。 郑码:CSO,U:739F,GBK:E7E4 笔画数:8,部首:王,笔顺编号:11214134 玟2 wén ㄨㄣˊ 玉的纹理。 郑码:CSO,U:739F,GBK:E7E4 笔画数:8,部首:王,笔顺编号:11214134
wén和mín http://chinalanguage.com/dictionaries/ccdict/dict.php?

玟字到底有几种读音作何解释

3,玟这个字读什么 是什么意思啊

“玟”这个字读mín或者是wén,读音不一样,他所包含的意思也是不一样的:①读mín的时候,是通假字,古通“珉”,指美石。②读wén的时候,指玉的文理。所以你说别人读成“文”,在某些情况下也是没有错的。玟一般是指美玉。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古诗有离合体,近人多不解。此体始於 孔北海,余读《文类》,得 北海 四言一篇云:渔父屈节,水潜匿,玟琁隐曜,美玉韬光。”扩展资料:需要注意的是,在有的情况下,“玟”会被误读为méi,这种情况一般是“玫”字的误读,“玟”字本身是没有这种读法的。“玟”也经常被用作人名,例如中国内地女歌手、音乐制作人金玟岐。2014年为电影《北京爱情故事》所创作并演唱《岁月神偷》而受到关注。2015年金玟岐推出了首张专辑《完美世界》,宣告正式从幕后走向台前。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玟
汉语大辞典 玟1 〔mín ㄇㄧㄣˊ〕 〔《集韵》眉贫切,平真,明。〕 亦作“ 珳1 ”。同“ 珉1 ”。 美石。《礼记·玉藻》:“士佩瓀玟,而緼组绶。”《礼记·聘义》:“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碈者何也” 汉 郑玄 注:“碈,石似玉,或作玟也。” 【玟砧】捣衣石之美称。 汉 班婕妤 《捣素赋》:“於是投香杵,扣玟砧,择鸾声,争凤音。” 【玟琁】美玉。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古诗有离合体,近人多不解。此体始於 孔北海 ,余读《文类》,得 北海 四言一篇云:渔父屈节,水潜匿方……玟琁隐曜,美玉韬光。” 在线字典 玟1 mín ㄇㄧㄣˊ 古同“珉”。 郑码:CSO,U:739F,GBK:E7E4 笔画数:8,部首:王,笔顺编号:11214134 玟2 wén ㄨㄣˊ 玉的纹理。 郑码:CSO,U:739F,GBK:E7E4 笔画数:8,部首:王,笔顺编号:11214134
基本字义玟mín古同“珉”。玟wén玉的纹理。
玟mín 古同“珉”。玟wén 玉的纹理

玟这个字读什么 是什么意思啊

4,西汉班婕妤的诗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 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思秋节至, 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思情中道绝。 史上著名的幽雅贤德的女子。
长信宫怨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班婕妤测平分以知岁,酌玉衡之初临。见禽华以麃色,听霜鹤之传音。伫风轩而结睇,对愁云之浮沉。虽松梧之贞脆,岂荣雕其异心.若乃广储悬月,晖水流请,桂露朝满,凉衿夕轻。燕姜含兰而未吐,赵女抽簧而绝声。改容饰而相命,卷霜帛而下庭。曳罗裙之绮靡,振珠佩之精明。若乃盼睐生姿,动容多制,弱态含羞,妖风靡丽。皎若明魄之生崖,焕若荷华之昭晰;调铅无以玉其貌,凝朱不能异其唇;胜云霞之迩日,似桃李之向春。红黛相媚,绮徂流光,笑笑移妍,步步生芳。两靥如点,双眉如张。颓肌柔液,音 于是投香杵,扣玟砧,择鸾声,争凤音。梧因虚而调远,柱由贞而响沉。散繁轻而浮捷,节疏亮而清深。含笙总筑,比玉兼金;不埙不篪, 匪瑟匪琴.或旅环而舒郁,或相参而不杂,或将往而中还,或已离而复合.翔鸿为之徘徊,落英为之飒沓。调非常律,声无定本。任落手之参差,从风飚之远近。或连跃而更投,或暂舒而长卷。清寡鸾之命群,哀离鹤之归晚。苟是时也,钟期改听,伯牙驰琴,桑间绝响,濮上传音;萧史编管以拟吹,周王调笙以象吟。性闲良若乃窈窕姝妙之年,幽闲贞专之性,符皎日之心,甘首疾之病,歌采绿之章,发东山之咏。望明月而抚心,对秋风而掩镜。阅绞练之初成,择玄黄之妙匹,准华裁于昔时,疑异形于今日;想娇奢之或至,许椒兰之多术,熏陋制止之无韵,虑蛾眉之为魄。怀百忧之盈抱,空千里兮吟泪。侈长袖于妍袄,缀半月于兰襟。表纤手于微缝,庶见迹而知心。计修路之遐敻, 怨芳菲之易泄。书既封二重题,笥已缄而更结。渐行客而无言,还空房而掩咽。 自悼赋 承祖考之遗德兮,何性命之淑灵。登薄躯于宫阙兮,充下陈于后庭。蒙圣皇之渥惠兮,当日月之盛明。扬光烈之翕赫兮,奉降宠于增成。既过幸于百位兮,窃庶向乎嘉时。每寤寝而累息兮,申佩离以自思。陈女图以镜监兮,顾女史而问诗。悲晨妇之作戒兮,哀褒之为邮。美皇英之女虞兮,荣任姒之母周。虽遇陋其靡及兮,敢舍心而忘兹。历年岁而悼惧兮,闵蕃华之不滋。痛阳禄马柘馆兮,仍襁褓而离灾。岂妾人之殃咎兮,将天命之不可求。白日忽已移光兮,遂腌莫而昧幽。犹被覆载之厚德兮,不废捐于罪邮。奉共养于东宫兮,[言乇]长信之末流。共洒扫于帷幄兮,永终死以为期。愿归骨于山足兮,依松柏之余林。 重曰:潜玄宫兮幽以清,应门闭兮禁闼局。华殿尘兮玉阶[艹治],中庭萋兮绿草生。广室阴兮帷幄暗,房栊虚兮风冷冷。感帷裳兮发红罗。纷[纟卒]兮纨素声。神眇眇兮密靓处,君不御兮谁为荣。俯视兮丹墀,思君兮履綦,仰视兮云屋,双涕兮横流。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忧。惟人生兮一世,忽一过兮若浮。已独享兮高明,处生民兮极休。勉虞精兮极乐,与福禄兮无期。绿衣兮白华,自古兮有之。

5,玉阶怨这首诗全注释帮忙写出来阿

【原文】玉阶怨①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②。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③。【注释】①玉阶怨:属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从所存歌辞看,主要是写“宫怨”的。玉阶:玉石砌的台阶。 ②罗袜:丝织的袜子。 ③却下:放下。【译文】玉石砌的台阶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独立很久露水浸湿了罗袜。回房放下水晶帘,仍然隔着帘子望着玲珑的秋月。 【赏析】这是一首宫怨诗。前两句写无言独立玉阶,露水浓重,浸透了罗袜,主人公却还在痴痴等待。后两句写寒气袭人,主人公回房放下窗帘,却还在凝望秋月。前两句写久等显示人的痴情;后两句以月亮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全诗无一语正面写怨情,然而又似乎让人感到漫天愁思飘然而至,有幽邃深远之美。
谢朓《玉阶怨》赏析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①。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注释】①这两句是说,遥望宫殿,见皇帝已经垂帘入寝,院中只有流萤飞来飞去。 ②此:如此,这样。这两句说,宫女长夜不眠,缝制罗衣,思君之情何时是了! 【赏析】   南齐永明年间,著名诗人沈约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的道理来研究诗歌中音律的配合,指出有八种声病必须避免。在他的倡导下,谢朓、王融、范云等诗人将这种诗歌音律和晋宋以来诗歌中排偶,对仗的形式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永明体,又叫新体诗,这是我国格律诗产生的开端。   在致力于新体诗创作的齐梁作家中,谢朓的成就比较突出,《玉阶怨》就是他的新体小诗的代表作之一。   《玉阶怨》是一首宫怨诗。早在谢朓之前,相传班婕好作的《怨歌行》已开宫怨诗之先声。晋陆机有感于班婕好被汉成帝遗弃的遭遇而作《婕妤怨》,遂形成真正的宫怨诗。陆诗中有“寄情在玉阶,托意唯团扇”之语,齐梁诗人拟作《婕妤怨》者多袭此意,大抵以秋扇见弃为主题。谢朓始创《玉阶怨》,未始不是受陆机的启发。但他不受故实局限,别出新意,从班婕好的哀怨中提炼出它的普遍意义,写出了所有被封建君王遗弃的妇女共同的哀愁。这或者也就是他要另立新题的原因吧!   如果将陆机的《婕好怨》和谢朓的《玉阶怨》相比较,还可以发现,谢诗不但概括程度更高,而且表现更为含蓄凝炼,这正是新体诗的重要特点。陆诗直述“婕妤去辞宠,淹留终不见”的遭遇,以及“黄昏履棋绝,愁来空雨面”的哀怨,显得情浅语露。谢诗则截取深官夜景的一隅,令人从全诗展示的画面中体味抒情主人公的命运和愁思,便觉得兴象玲珑,意致深婉。首句“夕殿下珠帘”,仅用五个字就写出了日夕时分冷宫偏殿的幽凄情景。“殿”字照应题名“玉阶”,交代出宫中的特定环境。“夕”字点出此刻正是暮色降临之时。黄昏本是一天之中最令人惆怅的时候,对于宫嫔们来说,又是决定她们今夜有无机缘得到君王恩宠的时刻。然而殿门的珠帘已悄俏放下。——这意味着君王的履迹不会再经过这里,今夕又将是一个和愁度过的不寐之夜。中唐诗人刘长卿《长门怨》说:“何事长门闭,珠帘只自垂。”可以看作“夕殿下珠帘”的注脚。因此首句既是以富丽之笔写清冷之景,又暗示了主人公的身分和不幸处境。   诗的第二句“流萤飞复息”,又从珠帘外飞舞的流萤着墨,点染长夜寂寞凄凉的气氛。首先,飞萤往往聚集在无人之处,如李白说:“金屋无人萤火流。”(《长门怨》)所以萤火飞舞又更衬托出这偏殿一角人迹罕至的清冷。点点闪烁的萤火在串串晶莹的珠帘外飘流,不但融和成清幽的意境,而且使华美的殿宇和凄清的氛围形成对照,令人想到被幽禁在这里的女子纵然能享受奢华的物质生活,也无法填补精神生活的空虚,更何况处在被冷落、遭遗弃的境遇之中?其次,萤火虫多在夏秋之交出现。初唐诗人沈佺期《长门怨》说:“玉阶闻坠叶,罗幌见飞萤。”可知流萤飞舞是初秋夜景的特征,这就进一步点明时令,补足了首句的意思。流萤透露出秋的消息,难免会使本来就无限怨怅的主人公更觉惊心,又添一层时不待人、朱颜将凋的忧虑。同时,“飞复息”三字还暗示了人从日夕到夜半久久不能入眠的漫长过程。连流萤都停息了飞舞,那么珠帘内的人是否也该安歇了呢?这就自然引出了第三句“长夜缝罗衣”的主人公。   “长夜”顶住“飞复息”,点出已到夜深,又不露痕迹地将笔锋从帘外的飞萤转到帘内的人影。主人公打算以缝制罗衣来消磨长夜,其寂寞愁闷自可想见。此处着意选择自缝罗衣这一细节,还包含着希望邀得君王恩宠的一层深意。如果主人公是一个从未得到过恩幸的宫女,她穿着精心缝制的罗衣,或者能有偶然的机会引起君王的眷顾。那么,她在罗衣里缝入的便是借此改变命运的一丝幻想——这就愈见出她处境的可怜。盛唐诗人王翰的《蛾眉怨》所描写的“宫中彩女夜无事”,“忽闻天子忆蛾眉,宝凤衔花揲双螭”,“三千美人曳光锦”等情景,即是刻画宫女们在这种场合尽力缠罗曳锦,盼望有幸被天子选中的心理。如果主人公是一个昔日曾获宠幸而后来被君王厌弃的嫔妃,则罗衣又可能是君王“旧赐前日衣”(长孙左辅《宫怨》),那无疑就浸泡着更多的眼泪,缝进了更辛酸的回忆和希望。所以后来的宫怨诗都在这一点上加以发挥。如唐代诗人刘驾的《长门怨》说:“闲揲舞衣归未得,夜来砧杵六宫秋。”郑谷《长门怨》说:“闲把罗衣泣凤凰,先朝曾教舞霓裳。”这些诗句,都可与谢朓诗意互相发明。然而,谢诗之妙却在它没有点明主人公究竟是由于哪一类原因被冷落的,唯其如此,才给人留下了较大的想象余地,也才能在更广的范围内概括出所有深宫女子共同的不幸命运。   如果说“长夜缝罗衣”的动作暗含着主人公希求获宠的幻想,那么“思君此何极”就是她内心愁思的直接流露了。一个被冷落、遭遗弃的宫女,尽管满腔哀愁,却仍然不改思君之心,只能将改变目前处境的唯一希望寄托于君心的转变,这就愈加可悲了。因为在后宫上千佳丽中,不知有多少女子终生无缘得见君王一面,即使有幸获宠,也时时可能因君王的喜新厌旧而被贬入冷宫。在无数的长夜里,她们只能无穷尽地做着思君的幻梦,在痛苦无望的期待中度过余生。这是从其悲剧的根本原因来理解“思君此何极”的意蕴。但从诗中所表现的今夜的情景来看,“此何极”又与“长夜”相应,夜有多长,思也就有多长。对于一个不寐的女子来说,这长夜似乎是没有尽头的,因此她的愁思也是无尽无极的。这思本身就意味着怨。寓怨于思,含而不露,更觉情韵深长,耐人寻味。   这首诗题为“玉阶怨”,而全篇不着一个怨字,虽不着一个怨字,字里行间却无不流露出怨意。所以读之“渊然泠然,觉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别有一段深情妙理”(沈德潜《古诗源》)。前人常说诗到谢朓已变有唐风,《玉阶怨》就明显地体现了这一变化。唐代出现的大量宫怨诗莫不以此诗为渊源,尤其李白的《玉阶怨》,意境之空灵透明,音韵之悠扬婉转,可谓深得谢诗三昧。足见谢朓的《玉阶怨》不但对宫怨诗的发展有其开创性的贡献,就是在声律韵调和艺术表现方面也为唐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我国古典诗词创作既讲究明朗晓畅,也非常重视含蓄手法的运用。古今中外,运用含蓄手法创作的诗词很多,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就是含蓄表达的最好例子。当代诗人艾青说过:“含蓄是一种饱满的蕴藉,是子弹在枪膛里的沉默。”这里说的就是含蓄的力量,它在诗词创作中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美国的著名作家海明威也说过:“一部优秀的作品应像在海里移动的冰山,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而八分之七的体积决不能和盘托出,应该把它深藏在水里。”含蓄的格调更有吸引读者的艺术魅力。 以豪放,飘逸诗风著称的诗仙李白,他创作的诗歌中,很多都是运用含蓄的手法表达的。如他的一首备受后人好评的《玉阶怨》,就是用尽了含蓄手法的作品。 《玉阶怨》是一首常见的宫怨诗。通篇只有二十个字,“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尽管标题中见一“怨”字,但是在诗中却无一“怨”字,而是将幽怨之意溢于言外。 且来分析这首诗的诗情蕴藉。诗人用背面敷粉的写法将“怨”隐藏。诗中的每一句诗都是写一个实际的事物或行为,它的每一个意象都是确实可以让我们感触的。诗的表面,诗人要告诉我们什么?诗人一字未提。我们细细咀嚼全诗,却能感觉到那个蕴藏的“怨”向我们走来,渐渐弥漫全诗,浸透读者全身心。 这是一首内涵极为丰富,风格极为含蓄的诗。分析全诗,诗中讲述的是一个痴心的宫女又或是皇帝三千妃子中的一个在等待皇帝幸临的事件。女主人公无言独立在玉阶,她在想些什么呢?诗中没明说。首句的“玉阶生白露,”中的一个“生”字,足见主人公站立的时间之长。也许是从夜幕降临之始就开始等待了。夜幕降临又到深夜了,要等待的人还没有来,露水侵湿了罗袜。次句的“夜久侵罗袜。”看似是一个看不到,听不见的细节,如果我们和女主人公一起感受的话,就一定能够体会那种冷暖心自知的感觉。没有体会的人是无法知晓女主人公内心深处的那份幽怨和孤寂的。 露水打湿了厚厚的罗袜,她在漫长的等待中最后还是希望落空。个中的滋味,恐怕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了。屋外实在是太冷了,无奈只好回去吧。“却下水晶帘,”难道这样就可以安心入睡了吗?门可以挡住屋外的露水之寒,可是却挡不住那皎洁的明月。那轮和女主人公一样默默无语的月光,竟也不眠,透过水晶帘,照进屋内。于是女主人公更加难眠,索性在那独自望月。可望而不可及的玲珑秋月,不正如女主人公要等待的人一样那么遥远吗?晏殊在《蝶恋花》中写到:“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同样是写思念与守侯,孤枕难眠之人,面对那一轮“不识时务”的明月。两者的思绪应该是一样的。李白运用含蓄的手法写痴情之人。宴殊是用婉约之情写离情别绪,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主人公望月的行为孕育着行为背后的思想感情。这种精神上痛苦,即使诗人不说,但读者仍可见主人公的如怨如诉。诗中的意象看似是单纯静凝的画面,平淡地述说一系列主人公的行为。没有一句半语与直接抒发感情的话语,但是全诗的主题却通过了象外之意很好地表达出来,给读者以无尽想象的空间。 借助景物来抒发感情是所有中国古诗的一大特色。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一直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好借助。自然界的变化,物候的变迁,总是能触动人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部分。 在《玉阶怨》中,开篇的“玉阶”二字可以看出主人公居室的豪华,室内的水晶帘如此晶莹剔透,足穿罗袜的女主人公,可见她的身份,仪态均与众不同。但所有这些浮华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深宫岁月的悲哀呢?夜深露重,罗袜已湿,她真的不知道夜已深了吗?仍痴痴地望着玲珑秋月,不知是人怜月,还是月怜人。一样的孤寂,月无言,人也无言。此刻她们只能对望了。相互陪伴的明月与宫女,幽怨的只是人罢了。 “却下”二字用的极为传神,这是诗的转折,看似不经意的放下水晶帘的动作。却隐含着主人公的无限幽怨,夜深怨也深,皇帝不会来的了,还是回去吧。回去后又无眠,放着玲珑的明月发呆。如此复杂的情思纷至沓来,教人如何能眠呢?“玲珑”二字看似平常,却见其蕴味,以月之玲珑衬托人的幽怨,从反面写正面,更胜于直接描写。正如前人刘熙载云:“绝句取径贵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这里的玲珑也取到了立竿见影的艺术效果。 诗歌的创作讲究意境,一些有生动的艺术形象,却缺乏意境的作品,就在作者对意境的把握不准, 没有提供恰当的富于暗示人物心理变化的环境。优秀的诗作这这点上总是力求意境美,李白的《玉阶怨》中蕴涵着丰富的言外之意。“玉阶”、“白露”、“罗袜”,“秋月”等为全诗奠定了基调。诗中不见人物的姿态及心理状态,诗人看似无动于衷的表现,却深含着对女主人公极深的同情。取到了象外之意,景外之情,弦外之音的艺术风格。以女主人公的行动来表达其幽怨,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使诗情言近旨远,此处尽可见诗家所要表达的“不著一字,尽显风流。”的真意,这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追求的含蓄美。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将愤怒郁结于心比暴跳如雷更加显得威严;喜上眉梢比乐得合不拢嘴更深沉,心心相印比赤裸裸表白的感情更加真挚。当我们反映的对象需要给读者思考的余地时,我们就不宜说破,而应意不浅露,词不穷尽为佳。 《玉阶怨》全诗深情幽怨,意旨深远,耐人寻味,思情怨意全在言外,将一个在孤寂深宫中守望等候的女子的怨情带给读者,引起强烈的共鸣。

文章TAG:一个  王一  王一个  文念  投香杵扣玟砧择鸾声争凤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