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是雪夜上的梁山,遇见杨志也应当是冬季,但戴的笠儿却与武松相似。从《水浒传》中的“毡笠儿”是一种类似斗笠的帽子,冬天用毡制成,夏季遮阳,制作的材料就应当是比较薄的纺织品了,关于酒的来历说法是在太多,在西方,人们相信酒是由神所创造,后来赏赐给世人的。

1、酒的来历是什么?

中国人对酒的喜爱是刻在骨子的,流淌在血液中的。早期先民的祭祀活动,酒也是必不可少的,后来历代的文人更是无酒不欢,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中更是写出了“会须一饮三百杯”,酒在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酒的起源(其实在早期中国,统治者是禁酒的,但是对上不对下,秦朝有法令规定三人以上聚众饮酒,是要罚款的,到了宋代,商家为了卖酒,会找一些妓女沿街叫卖)。

其实关于谁创造了酒,众说纷纭,在今天的中国很多地方仍然还流传着一些关于酒的传说和历史,一、自然酿酒说自然界中果子成熟后,会落到地上开始腐烂,和空气中酵母菌结合。如果条件正好合适,之后果子就会持续发酵,于是最初的果酒可能就形成了,我国古代典籍中也记载过猿猴造酒的传说,明代的李日华就曾经记载过:“黄山多猿猴,春夏采杂果于石缝中,酝酿成酒,香气益发,闻数百步。

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饮之”,在古人的记叙中,我们可以得知,自然条件下造酒是可能的。二、杜康造酒说曹操有诗云:“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关于杜康其人,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很多人一直心存疑虑。不过古籍文献中对杜康的记载还是相当多的,在《说文解字》中记载:“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这里解释就是说酒是杜康酿出来的。

有传说,杜康将没有吃完的饭,存放在树洞里面,剩饭在树洞里发酵之后成为了酒,因此,杜康被认为是用粮食酿酒的第一人,被奉为中国造酒的鼻祖。三、其他说法关于酒的起源,其实还有很多种的说法,如仪狄造酒,在《吕氏春秋》中就有相关的记载,还有酒星造酒,在很多的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都有提到过。对了,自然界也有原始发酵出来的酒,晋代的江统在《酒论》中就有记载:“有饭不尽,委于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

关于酒的来历说法是在太多,在西方,人们相信酒是由神所创造,后来赏赐给世人的。但是主流观点认为,人工酿酒最早应该是一个民族的集体创造,不过最后归功于一个人(这个人可能是神,也可能一个传说人物),所以从广义上来说,酒并不是人类的发明创造,自然才是酒的创造者,我们最多只能算是站在大自然这个巨人的肩膀上,继承和改革了造酒术而已。

2、《水浒传》中总出现“毡笠儿”“角酒”等,到底是什么意思?

《水浒传》中的“毡笠儿”说的是一种用兽毛或者丝织品制成的帽子,状如斗笠,“角酒”不是一种酒,这两个字要分开讲。“角”是一种量器,打酒用的,类似现在的酒提子,《水浒传》中确实多次出现这两样东西,那么,它们到底怎么个用具呢?林冲风雪山神庙戴着毡笠儿却说林教头在沧州充军时,与曾经被他搭救过的李小二相识。这天,李小二告诉他,店里来了两个“东京尴尬人”,与沧州牢城管营、差拨一起喝酒,

林冲问了东京来的两人状貌,便马上判断出是陆谦和富安到了。于是,便身怀利器,四处寻找,准备杀这两个贼子,林冲寻了三五日没有寻到,恰巧管营差拨让林冲去守大军草料场。这天,林冲到天王堂交割,原来的看管是一个老军,他告诉林冲二里路外有市井,办完交割,林冲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鎗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

”前往市井买酒,这天,正逢大雪,林冲从市井回来时,发现草料场的住处被大雪压塌了。没办法,林冲只好去山神庙躲避风雪,暂时忍耐一晚,进了山神庙,林冲:“林冲把鎗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儿放在供桌上”,这两处写到“毡笠儿”的情节,可知这顶帽子有点像斗笠,与类似于斗篷的白布衫一并使用,戴在头上既保暖又防风雪,是一件冬天的用具。


文章TAG:舜酒  舜酒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