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所说北京牛栏山二锅头一定比三四钱城市的酒好喝,笔者不敢苟同。发展至今,有好几个公司都在生产,发展二锅头酒,比如牛栏山,红星等等,二锅头,顾名思义取的第二锅头酒,曾经是人们认为质量最好的一段酒,包括现在卖的很火的白瓶牛栏山陈酿二锅头都是液态法勾兑的酒。

1、牛栏山二锅头为什么这么火?

好口感不等于好质量,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认为喝着顺口,喝完不上头不口干就是好酒,其实这个认识是错误的,诚然,好酒一定会口感好不上头不口干,但是,喝了不上头不口干的不一定是好酒。口感是显性的,能够感受到,质量是抽象的,普通消费者很难辨别出来,打个比方,就像街头的米线,口感很好,都是用各种香精和大勺的鸡精味精堆出来的,你觉得口感很好,但是你能说它的质量好吗?看看这款绿标二锅头陈酿的成分表,是水,高粱,液态法白酒,食用香料,里面的液态法白酒就是酒精,食用香料就是香精,采用的国标GB/T20822,是固液法,并不是纯粮固态酒的标准,

仔细看下面的成分表,感兴趣的可以百度各种香型的纯粮白酒国标标准号。这款二锅头之所以火,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傍了二锅头这个几乎可以称为品类的产品的光,二是价格便宜亲民,有巨大的消费人群基础,三是口感的确勾调的不错,普通消费者接受度高,四是大多数消费者是盲目的,对白酒的基本认知是不到位的,认为只要口感好不上头不口干就是好酒,

2、为什么有人觉得北京的牛栏山二锅头比三四线城市的酒好喝?

谢邀。我年轻时也能喝酒,曾陪老红军一次喝过一瓶多58度茅台不醉,自从学过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才不再豪喝。但平时与朋友或同学聚会也喝三四两中度酒(相当于上述茅台2两多),限于经济水平,我平时最喜欢喝的一般是汾酒、枝江白酒、北京红星、襄阳劲酒等,偶尔喝过牛栏山二锅头、简装楚园春和稻花香(最初实际上是用五粮液勾兑的)。

这些酒的共同特点是价钱中低档,不用食用酒精勾兑(据说也有用所述酒精勾兑的,只是我的运气好,还没有感觉到),口感尚可,不昏头,其实,牛栏山二锅头也分档次,十多元一斤的低挡的不如宜昌、襄阳和山西地方同档次的正牌酒,但比那些无名的酒要好得多。而高档次的的确不错,只是我的经济水平有限,三十年累计在北京和天津的几个月,与林业工具厂、大丘庄农工商开发公司,首都机场和通县有关单位有过交往。

除参加宴会,平常招待的一般是牛栏山和红星白酒,所以,我敢说讲的是公道话。据山西、河北和湖北的懂一点酒道的朋友介绍,消费水平较低的酒友宁可喝正牌的红星、牛栏山,不可喝小城市的‘’名牌酒‘’,原因是京酒检验严格,价格中低档迎合大众。而小地方的同样口感的白酒一经包装,价格翻几番,是否严格检查,就要看厂家的良心和监检局官员的素质,

另外,小地方的酒易于被不良商家假冒。而且防冒成本高,当然,各人的消费水平不一:样,口感和习俗不同,还有象我这样的小城市民,多少有点家乡情怀,意见不尽相同。然而,题主所说北京牛栏山二锅头一定比三四钱城市的酒好喝,笔者不敢苟同,中国的白酒名牌可以说都是三四线城市生产的。如遵义茅台、宜宾五粮液、泸州老窖和汾阳汾酒的厂址都是三线城市,

3、二锅头都是纯粮酒吗?

首先可以很明确的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二锅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白酒,但是发展至今,由于各种现实的原因,其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锅头,顾名思义取的第二锅头酒,曾经是人们认为质量最好的一段酒。当然曾经的二锅头都是真正粮食酿造的酒,因此也身负盛名,自清朝时期就是远近闻名的白酒,发展至今,有好几个公司都在生产,发展二锅头酒,比如牛栏山,红星等等。

由于业绩的压力,以及曾经历史的原因,很多低端的二锅头酒基本都是采用液态法勾兑的酒,包括现在卖的很火的白瓶牛栏山陈酿二锅头都是液态法勾兑的酒。采用液态法勾兑的酒,其成本低,生产周期很短,不需要陈酿,能够让白酒企业快速收回成本和获取利润,因此这种制造白酒的方法深受很多酒厂的喜爱,但是对于广大酒友们来说,这样的做法让想喝到纯粮酒变的越来越艰难。


文章TAG:牛栏  二锅头  牛栏山二锅头怎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