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汉代他的名字已成为酒的代名词。话说回来,古人喝的酒跟咱们现在喝的完全不一样,那时候的酒大多都是低度发酵酒,并非高纯度的蒸馏酒,因此古代很多“海量”之人,实际上根本经不住现代的酒水,汉朝距离蒸馏酒出现的时代,有千年岁月,当时根本就没什么高度的酒,再怎么高也不会超过二十度,喝多了喝得肚子胀,倒是比醉酒的可能性更大。
1、河南都有什么比较出名的酒?
1000多年前,曹操曾经写下不朽的诗篇:何以解忧,唯有杜康。1000多年过去了,在酿酒始祖杜康曾经生活的土地上,河南人依旧热爱喝酒,依然保持着待客无酒不欢的传统,豫酒也涌现出了不少的知名品牌。小时候看电视,你一定对“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很熟悉,“河南的很多白酒企业,其历史不可谓不辉煌,其现实不可谓不惨淡。
”曾有人这样感慨道,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河南的酒水市场容量高达465亿,是名副其实的白酒消费大省,但是,与巨大消费群体不符的是豫酒所占的市场份额,放眼河南白酒市场,茅台、五粮液、洋河、古井等知名品牌来势汹汹,而原本应该天时地利人和的豫酒却走的并不顺畅,仅占20%多的份额。外来品牌的强势挤压,使得豫酒振兴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回过头来看河南白酒市场,我们就会发现,的确,我们并没有太拿得出手的白酒品牌。都说河南白酒有六朵金花: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的仰韶彩陶坊系列、宋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宋河粮液国字系列、洛阳杜康控股有限公司的国花杜康系列、宝丰酒业有限公司的国色清香宝丰酒系列、河南省张弓酒业有限公司的张弓度之度、河南赊店老酒股份有限公司的赊店青花瓷系列,
当然,你如果非要去扒他们的历史,都能找到曾经的辉煌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其实,河南区域属于白酒重度消费区,是典型的产销大省,从价格带上看,200元以上市场,河南本土品牌相对空缺,基本上被茅、五、泸、剑等省外名酒占据。而200元以下的价格代,本土品牌表现亦不如省外品牌,如果单独分析河南的白酒企业,你可以看出来,豫酒振兴还是需要一段时间。
2、汉代人喝得什么酒,高度白酒?低度米酒?还是其它什么酒?
我国有非常悠久的酒文化,从夏商周的上古时期开始就有“杜康造酒”的传说,不过,对我们现在的人来说的话,古人的酒量似乎一直是个谜,印象里,很多古人喝酒就跟喝水一样,那酒量真的是高得离谱。话说回来,古人喝的酒跟咱们现在喝的完全不一样,那时候的酒大多都是低度发酵酒,并非高纯度的蒸馏酒,因此古代很多“海量”之人,实际上根本经不住现代的酒水,
史料记载当中,汉朝名将韩延寿,可以“饮酒石余”,而于定国则是“食酒至数石不乱”,古代一石的量是非常吓人的,别说这么多酒,就是喝这么多水都很难受。然而史料上的古人,不仅能喝得了,而且喝完跟个没事儿人一样,事实上,这些海量的古人所饮的,全都不是如今流行的蒸馏酒,从上古先秦到元朝之前,国人主要流行饮用的,几乎都是低度的发酵酒,酒精度数通常在十度之内。
最初的酿酒传说,就是说因为发现堆积在一起的果实还有被水泡了的粮食,就逐渐产生出酒精等物质,这个过程也就是发酵,人们偶然之间,发现了酒,对于发酵来说,酒精度数不能高,一旦超过十度,就会停止发酵。通常来说,用同等的粮食酿酒,出酒量越低,说明其度数越高,在古代超过十度的酒都被称作是上品,价格是相当不菲的,因为上好的酒,需要消耗很多的粮食,
《汉书》当中记载,西汉时期的酿酒情况是“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而后来的东汉就发展成“稻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上樽”,度数明显有了上升。古人形容度数高的酒是“美酒为毒”,并且价格也很贵,汉朝时期,北方人主要用高粱、粟米酿酒,而南方则使用稻谷,当时的粮食产量仍旧是比较低的,因此需要消耗众多粮食才能酿的酒,即便度数低,还是很贵。
因为酿酒技术的差异,古代的发酵酒,其实更像是如今的酒酿之类,虽然含有酒精,但含量是非常低的,这跟后来出现的蒸馏酒,完全是两码事,宋元时代,蒸馏酒出现,利用酒精与水的沸点不同将酒精分离,提高酒精度数。汉朝距离蒸馏酒出现的时代,有千年岁月,当时根本就没什么高度的酒,再怎么高也不会超过二十度,喝多了喝得肚子胀,倒是比醉酒的可能性更大。
文章TAG:出名 汉代 河南 汉代都有什么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