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葡萄酒厂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葡萄酒理想的储存环境 一、温度 理想储存条件下的温度应该是在摄氏12-15 绝大部分的酒可以在摄氏7-18熟成。 不过恒定的温度下保存最好。 温度过高,会加速酒的成熟,让酒产生煮过的味道。 二、光线 葡萄酒对光很敏感,所以要避光储存 光线会引起酒颜色的变化 白葡萄酒受光颜色变深,红葡萄酒受光颜色变浅 三、湿度 储存酒的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 湿度过高会使酒标发霉,影响酒的销售 过低的湿度会使软木塞萎缩,导致空气进入酒瓶,使酒氧化。 四、震动 酒熟成的阶段震动会影响酒的香气 存放葡萄酒时,酒标向上,或是做好标记,尽量减少酒的挪动。 五、净度 存放葡萄酒的地方要没有异味,需要良好的通风条件,不要与其他的东西混合存放。
葡萄酒厂卫生规范   一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为加强葡萄酒生产工业企业的卫生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保证消费者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以葡萄和葡萄原汁为原料,采用发酵法生产葡萄酒的工厂。   二 引用标准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J 4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三 名词、术语   3.1 葡萄酒:指纯由葡萄经破碎、分离、发酵、陈酿制成的低度酒,使用或掺用其他水果发酵酿成的酒类。   使用果汁或香精等不经发酵而配成的酒类,均不得称为葡萄酒。   3.2 清洗和清除:指去除泥土、残渣、原尘、油垢及其他不应有之物。   3.3 污染:指产品中出现的有害之物。   3.4 消毒:指用符合葡萄酒生产卫生要求的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在无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将微生物数量减少至无害水平。   四 葡萄原料采购、运输、贮藏的卫生   4.1 原料葡萄的采购   4.1.1 采购的酿酒葡萄原料必须是在无毒区域内种植和收获的产品。   4.1.2 原料葡萄园不准喷施禁用的农药,葡萄收摘前十五天必须停止喷洒任何农药。   4.1.3 收摘酿酒葡萄时应按要求分品种用筐或木箱盛装。装原料葡萄的筐(箱)须清洁、专用,禁止使用装过农药、肉品、水产品等有直接污染的筐或箱。   4.2 原料葡萄的运输和贮藏   4.2.1 运输葡萄原料的车辆必须清洁,禁止使用装运过农药、肉品、水产品等可造成污染的车辆运输。   4.2.2 运输途中需有篷布或其他覆盖物。防止途中被泥沙灰尘污染。   4.2.3 进厂的酿酒葡萄原料,必须在24h内加工破碎完毕。   五 工厂设计、设施的卫生要求   5.1 选址   葡萄酒厂应座落于无毒害、无各种污染源和其他可能影响葡萄酒生产卫生的地方。   5.2 厂区和道路   5.2.1 葡萄酒厂必须有清洁的环境,厂区应绿化,尽量减少裸露面积,绿化带应多种植常绿灌木和花草,生产区不宜种植有飞絮和香味浓郁的花树,以免葡萄酒受到污染和影响。   5.2.2 厂区应按行政、生活、生产、辅助系统等划分布局。行政、生活区与生产区要相隔一定距离,并处于主导风向的上风侧。   5.2.3 厂区内主要道路要宽畅,做到人流和物流的道路分开或固定走向,保证安全和整洁。厂区内和进入厂区的主要道路的路面应选用混凝土、沥青、石块等不易起尘的材料铺筑,路面要平坦、无积水,并有足够的排水设施。   5.2.4 葡萄酒厂的环境卫生,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 5.3 厂房与设施   5.3.1 微生物培养室和洗滤棉加工室   5.3.1.1 无菌室的设计与设施必须符合无菌操作的工艺技术要求,室内必须设有带缓冲间的小无菌室,并有完好的消毒设施。缓冲间的门与无菌室的门不应直接相对,至少成90°。避免外界空气直接进入无菌室。   5.3.1.2 洗滤棉板加工室必须卫生清洁,封闭良好,无污尘及霉菌污染。   5.3.2 厂房与设施必须适合葡萄酒生产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布局,厂房的面积和空间必须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建筑结构和装饰要利于清洁和维护,厂房应规定维修期。   5.3.3 生产车间   5.3.3.1 生产车间应按工艺流程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往返,防止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和混杂。   5.3.3.2 地面应采用不吸水、不透水,防滑、防腐蚀无毒的材料铺砌,无裂缝和易于冲洗消毒。地面要有1%~2%的坡度及排水系统,以保证排水通畅,地面无积水;车间内下水道应有可靠的液封装置。   5.3.3.3 墙壁应由不透水、不吸水、耐洗刷、防渗的材料构成,表面应平滑、无裂缝,并涂刷浅色、无毒、不易脱落、易于清洗、消毒、灭菌的涂料。墙角应为弧形。   5.3.3.4 门应具有光滑和不吸水的表面,关闭严密,并根据各车间的实际需要,设置纱门、纱窗、水帘、风幕等防蝇设施。   5.3.3.5 窗台高度在1m以上,内窗台应向下呈45°的斜度。   5.3.3.6 天花板应能防止灰尘积累、霉菌生长和材料剥落,应易冲洗和无冷凝水。   5.3.4 仓库   原辅料贮藏仓库的地面、墙壁应采用水泥或其他不透水材料构筑,库内必须清洁、干燥,并有防火、防潮、防鼠、防虫和适当的通风设施。   5.4 卫生设施   5.4.1 供水系统   5.4.1.1 葡萄酒厂应有足够的符合GB 5749规定的生活用水。必要时可配备储备用水设备,储水设备要有防污染的措施。   5.4.1.2 用于冷却、消防、制冷和其他不与葡萄酒接触的用水,必须用单独管道输送,不得与饮用水系统交叉连接,并在管道适当位置设置颜色明显的醒目标志,与生产用水(包括饮用水)管道相区别。   5.4.1.3 使用循环用水,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保证水质达到规定的标准。   5.4.2 废水、废气处理系统   工厂必须有废水、废气处理系统,并经常检查、维修、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废水、废气的排放应符合GBJ 4的规定。   5.4.3 更衣室   工厂必须设有与生产车间人数相适应的更衣室,更衣室应与车间相连接,并设置更衣柜。   5.4.4 厕所、浴室   工厂应设有与职工人数相适应的厕所和浴室,厕所和浴室应位置适当、清洁卫生、无不良气味,门窗不直接开向生产车间。厕所必须安装纱窗、纱门,地面应平整,便于清洗、消毒,应为水冲式并设有洗手设施;水门开关应为脚踏式,墙裙应用浅色瓷砖或不透水的相应材料砌成。   5.4.5 洗手消毒设施   生产区洗刷间应设脚踏式洗手设备和冷热水,暖风吹干设备(或擦手纸),备有供洗刷用的清洗剂和消毒剂,并设废纸接收箱,经常保持卫生。   5.4.6 照明   工厂应有足够的照明和自然采光,车间内的灯具需安装安全防护罩,发酵、灌装、包装车间和成品库应使用防爆灯具。各检验工序可加局部照明。   5.4.7 通风、除尘   生产车间应有良好的通风除尘设施,保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当。凡使用蒸汽或有蒸煮加热的车间应设局部排气设备,凡尘埃较多的工段应安装有效的除尘和通风设备。

葡萄酒厂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2,安装工程包括哪些内容主要特点

主要内容: 1.一个新建工厂从计划建设到建成投产,一般要经过三个基本阶段:建设前期、建设期、生产期。 2.发酵工厂的总平面设计包括5项内容:平面布置设计、竖向布置设计、运输设计、管线综合设计、绿化设计。 3.工厂建设前期阶段的工作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和总概算5个内容。 4.工厂的组成包括: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动力车间、行政部门、职工宿舍。 5.设计阶段按工程规模的大小、工程的重要性、技术的复杂性、设计条件的成熟程度以及设计水平的高低,可分为三阶段、两阶段和一阶段涉及三种情况,其中三阶段设计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两阶段设计包括:扩大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6.厂址选择的含义:在指定的某一地区内,根据新建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结合发酵工厂的特点,进行详尽的调查、勘测工作,就可能建厂的几个厂址的技术经济条件,列出几个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从中择优确定厂址。 7.工厂初步设计阶段的图纸主要有:生产流程图、车间设备布置图、主要生产设备和电动机一览表、主要材料估算表。 8.厂内运输的任务是通过各种运输机械工具,完成厂内仓库与车间、堆场与车间、车间与车间之间的货物分流,也就是通过运输组织以保证生产中原材料、燃料等陆续供应,生产的产品和副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出。 9.厂址选择一般包括地点和场地选择两个概念。地点选择就是对所建厂在某地区内的方位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状况,进行勘测调查、对比分析。场地选择就是对所建厂在某地点的面积大小、场地外形及其潜藏的技术经济性,进行周密的调查、预测、对比分析,做出确定厂址的依据。 10.厂址选择工作大体分为准备工作、现场勘测与编写报告三个阶段。 11.依据发酵厂的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厂区划分等特点,厂内道路布置得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循环是布置,即道路为环绕厂房建、构筑物的闭合系统的道路网,并保证物流、人流的运输方便、安全和高效以及消防的要求。另一种是道路不兜环、各有分散终点的终端式布置。 12.工艺流程设计和车间布置设计是工艺设计的两个主要内容,是决定工厂的工艺计算、车间组成、生产设备及其布置得关键步骤。 13.物料衡算: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凡引入某一系统或设备的物料重量,必等于所得到的产物重量和物料损失量之和。 14. 工厂总平面设计的任务:根据工厂建筑群的组成内容及使用功能要求,结合厂址条件及有关技术要求,协调研究建、构筑物及各项设施之间的相互空间和平面关系,正确处理建筑物、交通运输、管路管线、绿化区域等布置问题,充分利用地形,节约场地,使所建工厂形成布局合理、协调一致、生产井然有序,并与四周建筑群相互协调的有机群体。 15.工艺路线的选择是发酵工厂设计的关键步骤,其选择的主要依据有:原料来源、种类和性质;产品的质量和规格;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建厂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合理性。 16.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定由原料到成品的各个生产过程顺序,即说明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量发生的变化及流向,应用了哪些生物反应或化工过程及设备,二是绘制工艺流程图。 17.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一般经历三个阶段: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阶段,生产工艺流程草图阶段,生产工艺流程图阶段。 18.发酵工厂所涉及的设备分为专业设备、通用设备和非标准设备。专业设备系指发酵罐、糖化锅等专业性强、仅为发酵工厂使用的设备;通用设备指泵、风机等各行业都 可以使用的设备;非标准设备是指生产车间中除专业设备和通用设备之外的用于与生产配套的贮藏、池子等设施。 19.常用的固体机械输送设备有:带式输送机、斗式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等。 20.车间布置设计必须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掌握必要的资料作为设计的依据或供参考。这些资料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图;物料衡算数据及物料性质;设备资料;公用系统耗用量,供排水,供点,供热,冷冻,压缩空气,外管资料等;土建资料和劳动安全,放活,防爆资料;车间组织及定员资料;厂区总平面布置;有关布置方面的一些规范资料。 21.发酵工厂一般由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动力车间,仓库和堆场部分,三废治理部分,厂前区行政福利部分等组成。 22.发酵工厂生产车间的内部组成一般包括生产、辅助、生活三部分。生产部分包括:原料工段、生产工段、成品工段、回收工段;辅助部分包括:通风空调室、变电配电室、车间化验室、控制室;生活部分包括:车间办公室、会议室、更衣室、休息室、浴室及厕所等。 23.对于大型啤酒工厂的主要生产车间有:麦芽车间、糖化车间、发酵车间和包装车间。 24.供冷工程是发酵工业的啤酒厂、味精厂、果酒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冷的方法很多,以机械制冷法应用最广。 25.发酵车间管道布置得特点有:选择恰当的管材和阀门(防止污染,无缝钢管);选择正确的管道连接(有螺纹连接、焊接和法兰连接三种方式);合理布置管道(尽量减少管道,减少染菌机会);消灭管道死角。 26.给排水设计分为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两大内容,其中给水工程包括三部分:取水,水处理,输配水。排水工程包括: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和利用。 27.供热工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锅炉房或热电站的设计,其主要内容是:决定供应全厂生产、采暖和生活用汽量;确定供汽的汽源;按蒸汽消耗量选择锅炉;按所选锅炉的型号和台数设计锅炉房;锅炉给水及水处理设计;配置全厂的蒸汽管网等。 28.产品成本组成包括:原料费(指经过加工构成产品的材料);辅助材料费(直接用于生产或间接用于生产,但不构成产品的各种材料费);燃料费(为工艺过程提供加热蒸汽的热源材料费);动力消耗费(用于生产而直接消耗的能源费);生产工人工资;生产工人工资附加费(劳动基金、医疗费、文教补助费、福利补助费);车间经费(在车间范围内管理和组织生产所需要的一切费用);企业管理费(企业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生产所产生的一切费用);推销费(包括包装费、运输费以及代销分配等商业性费用)。 29.工艺设计图是生产工艺设计的主要图纸,通常包括: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和管道布置图三个方面。 30.进行工艺路线设计的原则: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外销产品还必须满足销售地区的质量要求;尽量采用成熟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尽量减少三废排放量,有完善的三废治理措施;确保安全生产,以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生产过程尽量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实现稳产、高产。 31.热量衡算的目的:在定量生产过程中为过程设计和操作最佳化提供依据。 32.热量衡算的意义:通过热量衡算,计算生产过程能耗定额消耗指标;衡算的数据是设备类型的选择及确定其尺寸、台数的依据;是组织和管理、生产、经济核算和最优化的基础。\ 33.管道设计的任务:是用管道把车间布置固定下来的设备连接起来,使其成为一条完整连贯的生产工艺流程。 34.车间布置:对厂房的配置和设备的排列作出合理的安排,并决定车间、工段长度、宽度、高度和建筑结构型式,及各车间之间与工段之间的相互联系。 35.管道布置:以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有关设备图以及土建、自控、电气专业等有关图样和资料为依据,对管道做出适合工艺操作要求的合理布置。 36.发酵生产工艺中,需用水的过程一般包括:原料处理、培养基配制、半成品的洗涤、温度控制的冷却过程、设备和管道的清洗。 37.在车间施工阶段需先有设计说明书,其中工艺施工说明书包括:工艺管道流程图、车间布置、概算等 与初步设计有原则性的变动;工艺管道材料、管件、连接方式的选用原则;工艺管道布置原则;保温、保冷材料的选用;管道涂色;工艺管道施工设计中所采用的管道安装、验收的规范。 38.废水处理:对废水进行人工操作而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按操作原理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三大类。 39.公用工程:是满足生产工艺设计、保证工厂正常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给排水工程、供热工程、供冷工程、供电工程计量检测仪表和自动控制工程,等,相辅相成组成工厂的各部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热力设备安装工程炉窑砌筑工程静止设备与工艺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工业管道工程消防设备安装工程给排水、采暖、燃气工程通风空调工程自动化控制仪表安装工程刷油、防腐蚀、绝热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设备安装工程

安装工程包括哪些内容主要特点

3,葡萄前期的种植

葡萄结果早,产量高,定植后2~3年即可开始结果,且经济寿命长,一般可达30~50年。栽培得法,经济效益甚高。 浆果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除鲜食外,可用于制酒、制汁、制干和制作糖水罐头。我国每年大量出口葡萄酒和葡萄干,换取外汇。 葡萄繁殖容易,适应性较强,耐旱、耐瘠、也较耐盐碱。适于丘陵山地、沙荒地和滩涂地成片栽培,也可充分利用四旁隙地栽培,美化、绿化环境。 葡萄植株高矮易于控制,是进行保护地栽培(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拓宽葡萄市场和提高其经济效益的重要果树树种。 主要种类和品种 葡萄为葡萄科葡萄属的植物,是一种多年生的藤本果树。按其原产地的不同,大体分为三个种群,即欧亚种群、北美种群和东亚种群。欧亚种群的葡萄现仅存的一个种,即欧洲葡萄,世界上著名的鲜食、酿造和加工用的品种多属本种。北美种群中的美洲葡萄(Vlabrusca)果实品质逊于欧洲葡萄,具有一种特殊的风味,其中有的品种是制汁专用种,栽培范围较小。东亚种群葡萄中大多数为野生资源,其中山葡萄及其杂种已渐被栽培化;个别地区刺葡萄(V.davidii)也有少量栽培。 生产上常见栽培的葡萄,主要为欧洲葡萄和欧美杂交种葡萄,少数为山欧杂交种葡萄。欧洲葡萄根据生态地理特点又可分为三个品种群,即东方品种群、西欧品种群和黑海品种群。东方品种群的品种长期在华北、西北驯化栽培,适应于大陆性干旱气候下栽培,在江淮流域栽培容易徒长、罹病,成绩不佳。西欧品种群和黑海品种群的品种主要也只适于在淮北及其以北的地区栽培、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主要栽培的是欧美杂种葡萄品种。 适于江淮流域栽培的品种,有玫瑰香、黑罕、金后、乍娜、京超、京亚、巨峰、先锋、国宝、藤稔、康可(以上为鲜食或制汁品种)和白翼、白雅、法国兰、北醇(以上为酿酒品种)等。 (三)生长结果习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生长结果习性葡萄根系发达,再生力强,根压大,吸收力强,故葡萄抗旱、耐瘠、耐盐碱,不怕耕作伤根。 植株蔓性,不能直立,需设支架扶持。枝条称枝蔓,生长迅速,节间长,借卷须向上攀援生长,年生长量可达1米~10米以上。新梢由单轴生长和合轴生长交替进行形成,使新梢上的卷须呈规律性分布。欧洲葡萄的卷须及花序呈间歇性,美洲葡萄呈连续性。欧美杂种则间歇性不规则。葡萄新梢不形成顶芽,只要气温适宜,可以一直生长。自然生长情况下,养分不易积累,上部枝蔓多成熟不良。栽培上应勤加摘心,限制其加长生长。枝蔓生长具明显的顶端优势和垂直优势。 芽为复混合芽,又称“芽眼”。每节叶腋中存在两个芽,即夏芽和冬芽。夏芽是裸芽,随新梢生长当年萌发为副梢,有的品种副梢上可以生有花穗。冬芽外有鳞片包裹,一般在第二年春天萌发,其中除主芽外,还可包含3~8个预备芽,其中仅2~3个发育较好。春季萌芽叶,经常产生双发芽、三发芽的现象,当主芽受损时,预备芽能补充萌发取代。 葡萄的花芽为混合芽,但冬前花穆原基分化较浅,外形上不易与叶芽相区别。一般从枝蔓(结果母蔓)基部第l~2书开始,直至第20节以上,各书均能形成花芽。生长势较弱的品种,花芽着生位置较低;生长势强的品种花芽着生位置较高。此外还受气候和栽培技术所左右。花芽质量多以枝蔓中下部(基部第4~5节以上,10~15节以下)的为最好。葡萄的预备芽和主芽一样,可以发生花穗的分化,但分化程度一般比主芽低,并依品种而异。 葡萄的花序为复总状花序(圆锥花序),一般着生在结果新梢的第3~8节上,欧洲葡萄一般有1~4个花序,美洲葡萄一般有3~4个花序。每一花序上有小花200~1500个,依品种而异。不着生花序的节位上(空书除外),则相应着生卷须。在花序与卷须之间有各种过渡类型。 大多数葡萄品种为两性花,能自花授粉正常结实。葡萄落花落果较严重。花后3~7天开始落果,花后9天左右为落果高峰,前后持续约2周,其后一般即很少再脱落。除品种因子外,花期低温阴雨,枝梢徒长,或是树势衰弱,土壤缺硼,都会造成大量落果。有些葡萄品种,有单性结实或种子中途败育的特性或趋向,可以形成无籽葡萄,后者如无核白品种。有时则在正常的葡萄果穗中产生“豆果”,引起浆果大小不一、成新不一的现象,应予避免。一般美洲葡萄和欧美杂种葡萄的浆果内多具有肉囊。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葡萄原产暖温带及亚热带地区,性喜温暖干燥的气候。但不同种和品种其适生的条件和适应性不同。 欧洲葡萄不耐寒,根系在一5度—7度、枝蔓在一15度—18度时即受冻害。这决定着淮北地区栽培葡萄冬季是否需要理上越冬的问题。美洲葡萄抗寒性较强,栽培品种也不多,不存在冻害的问题。浆果成熟期较高(28度~32度)的气温和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浆果的着色和提高品种。 葡萄耐旱忌湿。年降水量600毫米~800毫米即能满足生长结果的需要。花期及浆果成熟期雨量过多,影响着果和浆果品质的提高。多雨还常引起枝叶徒长,病害发生严重,这是长江流域难以顺利栽培大多数欧洲葡萄品种的主要原因。美洲葡萄耐湿力强,一些欧美杂种葡萄也较耐湿,且抗病,南方地区适于栽培。 葡萄喜光性强。光照充足时,植株健壮,花芽分化良好,产量高,品质好,浆果含糖量高。有些品种浆果的充分着色需要有光线的直接照射,如玫瑰香、黑罕、甲州三尺等。但光照过强,也会引起浆果的日灼。 葡萄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最适宜的土壤是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沙质壤上或砾质壤上。沙质土和砾质上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株养分的积累,浆果成熟早而含糖量高,所以最适于栽种。土壤过于粘重则影响浆果品质。土壤酸碱度在PHS~8之间均能正常生长。 育苗和建园 1.育苗葡萄枝条极易生根,一般多用扦插法培育苗木。在加速苗木繁殖或葡萄园补缺时也应用压条法。 扦插多用硬枝扦插法。结合冬季修剪,选生长健壮、充分成熟和芽眼他满的一年生枝贮藏备用。插穗一般带2~3节,上端距芽2厘米处剪截,下端紧靠节下,有利于生根。扦插前可用温床先行催根,待根原基露出后再行扦插;或插穗下端用万分之一百(100ppm)禁乙酸溶液浸渍12~24小时,然后打插,均能提高插条的发根率和成苗率。葡萄扦插生根的适宜温度为25度~28度,所以春季露地扦插时期不必过早。一般在春季上温升达15度~20度时抒插。进行地膜覆盖育苗的,则应提前。 2.建国规划设计葡萄园时,小区面积应较其他树种为小,以50亩~80亩(1亩=667平方米)为宜。篱架栽培宜采用南北向,以使植株两侧受光均匀。行内每100米左右要留有通道,以便作业。品种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酿酒品种和制汁品种不宜过多、过杂,应根据酒厂和果汁厂的需要,签订购销合同后再行栽植。 江淮流域苗木宜秋植。淮北地区秋植后,地上部剪留2~3节,然后覆土越冬。栽植株行距依架式和品种生长势而异。篱架栽培的株行距一般为(2~2.5)米X(3~3.5)米。棚架栽培每公顷600~1000株不等。 架式和整形修剪 1.架式葡萄植株需设支架才能保持一定的树形,使枝蔓合理分布,生长结果正常。生产上目前以篱架式栽植葡萄最广。一种是单篱架式,沿葡萄行向每隔5米~10米设立支柱,柱高l.8米~2米(指地上部分),上拉2~3道12号铁丝,最下一道铁丝距地60厘米,以上每隔50厘米~60厘米拉一道铁丝。栽培时将主蔓及结果母蔓斜生或水乎绑缚在第l~2道铁丝上,结果新梢则引缚在第2~3道铁丝上,或上层任其自然下垂,或加牵吊。另一种为宽顶单湾架(也即T形架)式。即在单禽架顶端加设一根横梁,长0.5米~1米,上拉2道铁丝,在横梁下方0.3米~0.4米处再拉1道铁丝。如将生蔓引缚在下方铁丝上,结果新梢就向上引缚;如将主蔓引缚在横梁铁丝上,则结果新梢任其自然下垂。 棚架式葡萄通风透光好,病害发生较轻,尤适用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多雨、潮湿的地区,栽种生长势强的品种。但需架材较多,管理较为不便。棚高一般1.6米~2米,每隔4米设立支柱,上端齐平,柱顶上架设木杆,再在其上纵横拉8号或12号铁丝作成格子状棚面,格眼40厘米左右。葡萄栽种于棚下一侧或中央,枝蔓向架面另一侧或向四周均匀分布。 2.整形篱架式葡萄多用扇形整形或水平式整形。采用扇形整形时,一般从近地面处分生4~6个主蔓,倾斜引缚在架面上呈扇形分布,有时还可分生副主蔓,在主蔓、副主蔓上着生组和结果母蔓。1、2、3、4分别表示各个主蔓,其中第2主蔓上分生一副主蔓,补空。这种整形方式枝蔓安排较为灵活,造形快,早丰产,也便于更新,对生长势中庸的品种较适用。要求修剪技术较高,否则结果部位易外移,下部易光秃。水平式整形是将主干上分生的2~4个主蔓分别水平引缚于第1和第2道铁丝上,根据植株生长势的强弱分别形成单层水平式和双层水平式。主蔓上按20厘米~25厘米的间隔配置枝组(结果部位)对结果母蔓一般采用中、短梢修剪。当对结果母蔓采用中、长梢修剪时,则尚须剪留预备蔓。这种整形方式成形容易,结果部位稳定,修剪技术容易掌握,芽眼负载量得到严格控制,故树势、产量和果穗质量都较稳定。缺点是结果面较小,主变更新时对产量影响较大。 宽项单篱架栽培的葡萄,可采用高宽垂方式整形。植株的基本结构是有1个或2个主干,干高1米~1.6米,垂直向上,每一主干分生2个主蔓,左右水平引缚在横梁铁丝上,其上按一定间距配置枝组,结果母蔓行中、短梢修剪,结果新梢任其自然下垂,不加绑缚。这种整形方式通风透光条件好,病害发生轻,生长势缓和,夏季修剪和绑蔓省工,值得试用。 棚架栽培的葡萄,一般用龙干形整形或采用X形整形。龙干即主蔓,每株葡萄上棚后分生2~3条主蔓,平行向一侧引缚,主蔓间相距50厘米左右,其上不再分生侧蔓,而直接选留枝组,枝组间间隔20厘米~30厘米,结果母蔓一般多用短梢修剪。X形整形方式是植株栽植于棚的中央所采用的一种树形。主干垂直向上,在棚面上分生主蔓时,先后向四周分布,占有棚面,呈X形。整形中要注意平衡各主蔓间的生长势,以利均衡结果。1、2、3、4分别表示第一、二、三、四4个主蔓,百分比表示各主蔓所占架面的适宜比例。 3.修剪葡萄落叶后应尽量早剪,以利伤口愈合,避免枝芽遭干冻或发生伤流。幼树整形期间,每年冬季均应对各类枝蔓进行短截。粗壮的一年生枝作主蔓延长枝使用时,剪留50厘米~100厘米。过于长放不利于其上枝组的培养。其余较细弱的枝蔓,无用者疏除,需继续培养的国2~3芽短截,使次年抽梢壮旺,便于选留。对结果母蔓的剪留,通常分短梢修剪(留2~4节短截)、中梢修剪(留5~7节)和长梢修剪(留8~15节)几种,依品种的生长势而异。一般结果枝发生部位低,生长势较弱的品种多采用短梢修剪,或中、短梢混合修剪。结果枝发生部位高,生长势较强的品种,多采用中、长梢混合修剪或长梢修剪。 完成整形要求后的葡萄植株,冬季修剪的主要任务是选留结果母蔓,以及枝组和主蔓的更新。结果母蔓采用短梢修剪时,应尽可能远留靠近主蔓的新枝,使结果部位不致外移过快。当采用中、长梢修剪时,宜采用双枝更新法修剪。即在选留结果母蔓的下方选1个枝蔓,留2芽短截,作为预备蔓。第二年冬剪时,将已抽梢结果的枝蔓从预备蔓上方剪除,预备蔓即成为新的结果母蔓。当每年单位面积上剪留的结果母蔓数相对恒定时,产量也就保持相对稳定。切忌作大幅度的调整。 葡萄枝组上的结果母蔓逐年结果致部位上升后,结实力逐渐降低。这时可用枝组基部发生的成熟新梢进行更新修剪,使结果部位重新回复到距主蔓较近的位置。当主蔓朱端延长枝生长衰弱,或已无延伸部位,而后部枝组上发生有成熟良好的枝蔓时,可及时缩剪换头,将生长良好的枝蔓代替原头,并重新在更新部位上培养新的枝组。 一般当多年生的主曼生长结果8~12年后,渐趋衰老,芽眼不能大量前发,这时要进行大更新。在大更新之前,应先积极选留培养从近地表处发出的萌率,或由原生蔓基部发生的新梢,使其成为健壮的新蔓,占有一定的架面。当新曼发生的新梢能逐步代替老蔓占有的架面时,可将老蔓除去。葡萄隐芽寿命长,更新比较容易成功。 除冬季修剪外,葡萄的夏季修剪工作也很重要。包括春季的除前定梢,新梢摘心和副梢处理,以及掐穗尖,去卷须等。对结果新梢的摘心一般在花前进行,以提高着果率;着果过多的品种可在花后搞心。花序以上留4一6叶。对无果新梢的摘心一般留10~15叶。新梢摘心后,夏芽副梢大量萌发,除先端保留1个外,其余全部抹除或留1叶掐心。对顶端生长的副梢则要反复摘心,控制生长。在去卷须的同时,要对新梢进行引缚。 利用江淮地区葡萄生育期长,有些品种副梢或冬芽易形成花序原基的特点,玫瑰香、白香蕉、巨峰等品种可以实现一年多次结果。如在主梢开花前15~20天,在主梢花序以上夏芽尚未萌动的节上摘心,并将干部已萌发的夏芽副梢全部扶除,使营养集中于顶端,则在光瑞萌发的副梢中常可获得较好的二次果。此外,在主梢摘心后,谢花3~4周抹除顶端副梢,迫使先端1~2个冬芽萌发,则可在冬芽二次梢上获得二次果。 土肥水管理及其他 1.土肥水青理葡萄是需肥量较大的果树。施肥数量要随产量的增长而增加。大约每生产100公斤葡萄,全年需施纯氮0.6公斤~l公斤,磷(P2O5)0.3公斤~0.4公斤,钾(K2O)0.7公斤~1.2公斤。各地土质、肥力基础及品种各不相同,适宜的施肥量也有差异;以能使葡萄正常生长和结果为准。通常,葡萄对氮素和钾素要求较多。 基肥的施用掌握采后早施,集中施和适当深施。切断表层根系,有利于根系深入下层土壤和提高抗旱能力,是葡萄获取丰产的重要基础。追肥掌握在萌芽开花前、幼果开始生长期和浆果着色期施用。第一、二次追肥以氮肥为主,但巨峰葡萄落花落果严重,要严格控制花前和花后施氮,不使新梢旺长。第三次追肥以磷、钾肥为主,以提高浆果的品质。此外,采果后结合基肥的施用可混用速效性肥料,提高树体养分的积累。开花前叶面喷施0.2%~0.3%硼酸或硼砂溶液,有利于促进正常授粉、受精和着果。在浆果着色期到浆果成熟前喷2~3次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或2%草木灰浸出液,可提高浆果含糖量,促进枝条老熟,混喷光合微肥效果尤好。 灌水多结合追肥进行。土层深厚的地方除春旱时需要灌溉外,基本上可以不灌溉。有灌溉条件之处,则在萌芽前灌催芽水,浆果膨大期结合追肥灌水一次,在秋施基肥后再灌水一次。 葡萄虽然耐涝,但根系长期无氧呼吸,损害很大。江淮地区雨季多雨,要做好排水工作。 葡萄根系呼吸旺盛,要求土壤透气性良好。除结合施用基肥深翻土壤外,葡萄园经常中耕松土,保持疏松状态,对葡萄的良好生长有很大作用。 2.花果管理在正常管理的条件下,葡萄的花穗很多、很大,很容易超过树体的负荷量标准,引起浆果变小,有色品种着色不良和糖分下降等缺点。生产上应根据结果新梢的粗度、叶片大小和果穗大小疏除多余的花序,每一结果新梢以留l~2个果穗为度。全株保持20:l左右的叶穗比,品种间有所差别。同时对所留花穗掐去全长的1/4至1/5,过大的副穗也应除去,以使果穗紧凑,果粒整齐一致。巨峰葡萄每穗以0.5公斤为宜,随果穗增大,浆果变小。此外,还要考虑到全树的负荷量,结果过多时,巨峰葡萄迟迟不易良好着色,玫瑰香品种还易发生水罐子病。一般每平方米架面留6~7穗,即可获得丰收。预备蔓上一般不留果穗。 另一方面,巨峰葡萄由于枝梢旺长等原因,又极易大量落花落果,除花期控制施氮,花前对结果新梢进行摘心外,在新梢展叶6~8片时喷0.l%~0.3%浓度的比久溶液或浸沾花穗,或用0.2%浓度的多效唑溶液在初花期喷布花穗,均能有效地提高着果率。但喷布比久前后4~5天不能使用波尔多液,以免发生药害。此外,花后10~12天用百万分之三十(30PPm)浓度的葡萄膨大剂溶液浸渍果穗可有效地增大果粒。 有条件时,用废旧报纸对鲜食品种的果穗进行套袋,能有效地防止浆果日灼、农药污染及病虫鸟蜂等的为害,提高果实品质。着色品种可在采收前2周左右撕开纸袋下部,促进上色。

葡萄前期的种植


文章TAG:酒厂  绿化  配置  葡萄  酒厂绿化配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