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厂车间人员消毒记录表,求白酒灌装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来源:整理 编辑:美酒知识 2024-03-17 15:11:32
本文目录一览
1,求白酒灌装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车间卫生制度
1、所有员工必须经年度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2、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戴好统一的工作服、工作帽、头发须全部戴入帽中,并佩带好工号牌,做好个人卫生,整理好个人仪容;
3、所有上岗人员不得留长指甲、胡须、须勤换洗工作服、工作帽、勤洗澡理发;
4、严禁穿拖鞋、裙子、短裤、背心进入车间,严禁穿工作服上厕所,严禁穿工作服出厂区;
5、进入灌装室必须穿雨鞋,经消毒池消毒后,并戴好口罩,在消毒液中,洗手后方可进入,大小便后须严格洗手,并在消毒液中浸泡数分钟进行消毒;
6、现场操作过程中,不得化浓妆、不得涂指甲油、不得戴戒指、手镯、手表、手链、耳环、项链等首饰;
7、生产现场(含更衣室)严禁吃零食、吃饭、吸烟;
8、生产现场不准随地吐痰、挠鼻、掏耳、挠眼、不对半成品、成品打喷嚏;
9、生产现场各种物品须摆放整齐、不允许存放私人物品,严禁各种原材料、杂物;
10、生产垃圾须及时清理,保持地面干净、整洁、无积水,地面无烟头、泥沙等杂物;
11、生产设备、设施须保持干净,不准乱写乱画或贴不干胶等,不在设备、设施上乱放东西;
12、各种次品、返修品分类放入塑料筐中且塑料筐必须整齐摆放,严禁乱扔、乱放;
13、每交接班时须对生产现场进行彻底清扫,做到清洁卫生交班;
14、每周须至少进行一次大扫除,对生产现场及设备进行三、二级清洗,做到无卫生死角,保障符合食品工厂的卫生条件;
15、各班做好交接班记录、详细、准确记录生产及卫生情况,交接现本应整洁,不得乱涂、乱画;
2,食品生产车间的消毒制度急需
清场清洁管理制度 目的 为使生产场所卫生状况符合GMP要求,防止物品混用,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车间现场卫生工作.. 3.责任部门: 生产车间. 4.一般生产区清场清洁工作 4.1班前清场清洁工作 4.1.1检查上一班次清场,清洁效果. 4.1.2生产前,对生产场所、设施、设备、工器具等进行整理,整顿,清扫,与工作无关的物品及时清出现场.保证生产现场整洁,有序.如上一班次有剩余物料,核实数量后根据本班生产产品品种对其进行处理. 4.2班后清场清洁工作 生产结束后,对生产现场,设备进行清理,清洁.如有剩余物料,核实数量后记录,标识清楚存放于指定位置交下一班次处理. 5.洁净区的清场清洁工作 5.1班前清场清洁工作 5.1.1检查上一班次清场,清洁效果. 5.1.2对洁净区设备,设施,工器具进行清洁,消毒,保持洁净完好. 5.1.2.1每天需清洁,消毒的: 每天需清洁,消毒的: 固定设备,设施,工器具的外表面;1.5米以下墙壁内表面及地面;接触产品的工器具. 5.1.2.2每周需清洁,消毒的(规定每周日统一进行清洁,消毒): 可拆卸设备,设施,工器具的内表面;墙壁内表面全部. 5.1.2.3每月需清洁,消毒的(规定每月28日统一进行清洁,消毒): 屋顶. 5.1.3如上一班次有剩余物料,核实数量后根据本班生产产品品种对其进行处理. 5.2班后清场,清洁工作 5.2.1对落地粉进行收集,装袋后从传递窗送出洁净区. 5.2.2整理包装膜及半成品的内包装材料,捆扎后从传递窗送出洁净区. 5.2.3用专用洁具对洁净区的1.5米以下墙壁内表面及地面,设备,洗消设施,更衣设施进行清扫,清洁. 5.2.4将设备,容器,工具,洁具等清洗干净,按定置管理要求放置于各自的存放区域. 5.2.5对未使用完的包装材料从传递窗送出洁净区并装入纸箱,用胶带封口后放置于包才存放区,正确标识. 5.2.6如有剩余物料,核实数量后记录,标识清楚存放于指定位置交下一班次处理. 5.2.7在下水道口放消毒剂. 5.2.8将换下的洁净服折好后放入消毒柜消毒. 6.监督检查: 6.1由班长对本班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2工艺质量部对各车间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产品投料记录表
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1. 目的2. 范围3. 职责4. 内容:5. 相关文件:《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6. 相关表格:6.1《消手记录表》6.2《臭氧发生器操作记录表》6.3《车间清洗消毒记录表》 1.目的为加强生产车间的卫生管理,避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污染,确保产品质量,制定本规范。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车间(包括配料间、制作间、半成品库、半成品中转间、灌装间、预处理间、包装间以及净瓶储存室等)的卫生管理。3.职责3.1品管部:负责本规范的制定、修改、解释和颁布,并对本规范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3.2生产单元:负责本规范的具体实施和自查。4.作业内容4.1个人卫生要求4.1.1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必须经体检合格,方可上岗;生产作业人员在工作时间生病(如:发烧发热、经常掉泪、流鼻涕、严重咳嗽者)或受伤的应及时主动向主管或有关部门报告,生病或受伤人员不许进入车间上班,直到身体完全康复之后方能重新进入车间工作;4.1.2生产人员进入车间前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鞋,头发不得露于帽外;灌装间、制作间、配料间的工作服每天清洗一次;进入灌装间、配料间、半成品库、制作间、净瓶间必须戴口罩,口罩应遮住口鼻;4.1.3进入灌装间、配料间、制作间、半成品库、净瓶间的人员应清洗双手并用75%酒精消毒;4.1.4生产人员进入车间不得佩戴首饰、手表及染指甲、留长指甲;4.1.5操作人员手部有外伤时,必须戴乳胶手套才可接触半成品和原料;4.1.6不得穿戴生产车间的工作服、帽和鞋进入非生产场所(如厕所、食堂等),不得将个人生活用品带入生产车间;4.1.7进出各车间应随手关门。4.2环境卫生要求4.2.1各车间应保持地面清洁、无积水,与生产无关的物品不能存放在车间内,杂物应随时清除;4.2.2每个工作日下班之前对各车间进行一次清扫。4.2.3灌装间、制作间、配料间、半成品库、净瓶储存间每个工作日开臭氧熏蒸,每次不少于30分钟;4.2.4拖把、扫帚等清洁用具应存放于相应的清洗间内,使用完毕应清洗干净,放置于固定位置;4.2.5各车间内放置的物料不可遮挡住回风口;4.2.6所有的设备、设施、器具表面不得有灰尘、污物;4.2.7膏霜灌装更衣室、膏霜洗衣间每天开紫外灯不少于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4.3车间空气质量要求见《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4.4预处理间卫生要求4.4.1车间卫生管理4.4.1.1纸箱不得进入贴标间;4.4.1.2进入车间的容器及配件的外包装须在仓库拆除。4.4.2操作卫生管理4.4.2.1中转塑料筐用后必须清洗洁净,并用纱布擦拭干净,无孔塑料筐还需用75%酒精擦拭内外壁消毒,使用前必须用75%酒精消毒;4.4.2.2消毒完毕的容器不得用手接触内壁,尽快运往净瓶储存间;4.4.2.3容器熏蒸时,容器不得超过有孔塑料筐容积的2/3。4.5配料间卫生要求4.5.1车间卫生管理4.5.1.1配料时门窗不得开启,不得开风扇;4.5.1.2进入车间的原料外包装应擦拭干净。4.5.2操作卫生管理4.5.2.1各种器具必须光洁、不夹带物料,使用后须清洗使用前用75%酒精消毒;不用时应放在固定位置,并遮盖,不得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4.5.2.2不得用手或衣物直接接触已消毒的容器、原料及原料的接触面;手部有伤时须戴乳胶手套方可进行操作;4.5.2.3配料前使用75%酒精的纱布擦拭容器内壁、桶口、盖子内面;4.5.2.4从原料包装中取出的多余原料不得放回原料包装内;4.5.2.5撒落的原料必须及时消除干净,必要时用75%酒精擦拭;4.5.2.6配制完成的原料及时封口、盖上外盖。4.6制作间卫生要求4.6.1车间卫生管理4.6.1.1制作间必须保持地面洁净,减少蒸汽泄漏,降低空气湿度;4.6.1.2物料倾倒处的上方及设备上方不得滴落冷凝水,门窗不得随意开启。4.6.2操作卫生管理 4.6.2.1各种器具必须光洁、不夹带物料,使用后须清洗使用前用75%酒精消毒。不用时应放在固定位置,并遮盖,不得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4.6.2.2领料时,须检查盛料容器、塑料卡板是否符合卫生规范,容器是否封盖;4.

文章TAG:
酒厂 车间 人员 消毒 酒厂车间人员消毒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