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酒的国家之一,关于酒的记载,也是五花八门。酒的历史中,杜康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代表的不仅仅是发明了酒,更代表了中国匠人精神的薪火传承,酒在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酒的起源(其实在早期中国,统治者是禁酒的,但是对上不对下,秦朝有法令规定三人以上聚众饮酒,是要罚款的,到了宋代,商家为了卖酒,会找一些妓女沿街叫卖)。

1、中国17大名酒是怎么来的?

十七大名酒是中国白酒国际名酒评选第五届评选的结果,从四大名酒到十七大名酒,一届比一届评的多,后来再也没开展过此类评选,现在常说是第三届八大名酒。历届评选结果是:第一届,1952年北京,评出四大名酒:茅台酒,汾酒,泸州大曲,西凤酒,第二届,1963年北京,评出八大名酒:茅台酒,汾酒,泸州老窖,西凤酒,古井贡酒,五粮液,全兴大曲,董酒。

第三届,1979年大连,评出八大名酒:茅台酒,汾酒,泸州老窖,西凤酒,古井贡酒,五粮液,剑南春,董酒,第四届,1984年太原,评出十三大名酒:茅台酒,汾酒,泸州老窖,西凤酒,古井贡酒,五粮液,剑南春,董酒,洋河大曲,全兴大曲,双沟大曲,黄鹤楼酒,郎酒。第五届,1989年合肥,评出十七大名酒:茅台酒,汾酒,泸州老窖,西凤酒,古井贡酒,五粮液,剑南春,董酒,洋河大曲,全兴大曲,双沟大曲,黄鹤楼酒,郎酒,武陵酒,宝丰酒,宋河酒,沱牌酒,

2、满月酒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婴儿出生一个月叫满月,在民间,庆贺满月的仪式和活动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其中,吃满月酒和剃满月头是延续至今最为重要的,满月酒。婴儿满月的礼俗流行于唐朝,到了南宋,几乎所有官宦和富有人家要为婴儿举办“洗儿会”,这是一种很隆重的风俗。主人家要在婴儿出生满一个月的日子发请贴宴请亲友,亲朋好友会在这天携带各种礼品前来向婴儿表达祝福,

到了近代,婴儿满月时的庆祝方式有了不同,满月时外婆要为婴儿准备一份丰盛的礼物,包括面条、粽子、馒头和一只活鸡,有的还会送婴儿用的帽、鞋、袜、衣服等,俗称“拿满月”。中午时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觥筹交错,祝福声此起彼伏,这种情景就是历代相沿的“满月酒”。剃满月头,这是婴儿满月的另外一项重要仪式,在民间也叫落胎毛。

在我国不同的地方剃满月头的习俗是不一样的,有不同的说法和讲究,但其中一个共同点是胎毛不能剃光,一般情况下是在头顶心或近脑门处留下一撮,俗称桃子头、桶盖头、米囤头等。另外,还有一些地区的习俗是把落胎毛的仪式放在婴儿出生百天时举行,称为剃百日头,留一撮毛和郑重处理落发的习俗与剃满月头基本一致,关于珍藏剃下胎毛的意义,也有众多讲法。

有些地方的风俗是将其搓一成一个圆球挂在床檐正中,意在孩子长大离家后,胎发团还挂在母亲床上,可以永远受到母亲的护佑;有些地区的习俗是用线绳将胎发吊在窗台上牢牢记住,意为这样就可以使小孩经受风吹雨打,有利于小孩的成长;有的地方则是将胎发盛入金银小盒,或用彩色的线结成一绦络,认为这样做可以起到避邪的作用;还有的地方是将胎发用红布包起来,缝进小孩儿的背心或夹袄中,认为如此便能使小孩儿顺利成长,

3、“酒”知道是怎么来的吗?跟杜康有关?

酒的酿造,原理很简单。先将谷物(小麦)制成酒曲,然后把酒曲与谷物混合在一起发酵,酒曲中含有大量微生物。酒曲中的糖化微生物会将谷物中的淀粉转化成成糖,酒化微生物再把糖转化成乙醇,乙醇就是酒,这就是酒的产生,在古代,谷物因保藏不当,受潮后会发霉腐烂或者生长发芽,会附着微生物,从而产生酒。如果凑近闻,可能还会闻到类似酒的香味,但古人不明白酒产生的原理,就会给“酒”的出现安排一些故事,比如上天造酒,比如杜康造酒,

历史长河中流传很多类似的故事,比如仓颉造字,确有仓颉其人吗?不一定。但确有造字其事吗?一定,造字是我国古代无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一代一代匠人文化精神的传承,但在我们东方哲学中,此时我们还需要一个约定俗成的名人来代表,就好比“君权神授”,这样才能师出有名,那为什么提到“酒”会想到杜康呢?杜康,不仅是人名,还是地名,更是酒名。


文章TAG:大名  酒是怎么来的  
下一篇